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股改成败标准论战 > 正文
 

观点评论:蓝筹股对价低将使股改功亏一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11:10 和讯网-红周刊

  本刊特约评论员 陈钢

  股改以来的三种走势说明了什么?

  从今年5月9日到6月27日,沪深股市出现了两个阶段走势的变化。这个变化反映出市场从“不接受股权分置”到“开始接受股权分置”,这主要是从三一重工(资讯 行情 论坛
)的股改中看到了希望,而三一重工股改最核心的内容是从对价3改到了对价3.5。尽管金牛能源(资讯 行情 论坛)股权分置对价2.5的方案也通过并实施了,但赚钱效果没有,亏钱效果明显。市场由此形成的基本共识是:对价2.5为差级;对价3为中性评级;对价3.5以上为较好评级。

  但是,自6月28日以来至今的股市走势,则反映出“对股权分置的失望”,股市出现了罕见的“7连阴”。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市场认为宝钢、长电的股改方案对价太低,并将导致其他蓝筹股的“对价仿效”,也将出现低对价的情况。

  这当中有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以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长江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等为首的大蓝筹是整个中国A股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们的走势决定了市场的走势。按理说,宝钢、长电这类大蓝筹本来非流通股比例大,支付的对价水平也应比较大,但现在恰恰相反:质优对价低,质劣对价高。因此,市场对此提前做出反应,继续多年的熊市思维和熊市操作方式:离场观望。

  为什么市场会义无反顾地跌?

  应当说,在第二阶段的时候,市场逐渐开始接受股权分置的思路,是股改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这原本是值得高度重视并因势利导,加以向利好方向发展的,因为我们能够拯救股市的办法、资源等,已经非常有限了!但令人非常可惜的是,这一市场形成的基本共识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即使政府对股市不断出台历史上罕见的密集型“利好”,股指依然继续连续“7连阴”、“义无返顾”地跌。

  对此,市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是:利好没有出到点子上。什么样的“点子”是利好?目前最大的“利好点子”就是较大幅度提高蓝筹股股权分置的对价水平。设想:宝钢、长电推出的是10送3.5的对价方案,市场或许不会由此而展开牛市,但也会将价值中枢上移到1200点上方,而非千点下方!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到了极为关键的攻坚阶段,所有的核心焦点围绕在蓝筹股的对价问题上。

  在蓝筹股股权分置的改革上,管理层有必要算清大账;对价比例高一些,投资者得到实惠多一些,将对场内场外的资金产生吸引力,从而逐步结束熊市,反之,则有可能展开更深重的熊市。而在熊市当中,损失最大的市值是国有股市值,从2001年至今已不见了2万多亿元人民币,流通市值损失了1万2千亿元人民币,平均股价从2000年的14.2元下降到今年6月30日均价4.47元。我们切不可因小失大,导致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更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果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市场持续下跌,市道更加低迷,我们将面临多输的格局,因此,股改成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在目前的关键时刻,有关管理部门应当认真吸取股改成功经验,排除股改征途中事关重大的“拦路虎”至关重要。

  蓝筹股高对价比例,是四两拨千斤的根本性利好

  尚福林主席在国办记者招待会提供了以下有关数据:我国股市截止到2004年年底,总股本7149亿股,非流通股4534亿股,占64%;国有股在非流通中占74%。笔者依此计算,国有股非流通股为3355亿股。以金牛能源、长江电力的对价比例送股,基本是总股本的5%左右、非流通股的10%左右送给流通股。那么,假若长电、宝钢在现在基础上再提高50%的对价,即从2.3左右的对价提高到3.5左右,非流通股也就多拿出约5%的比例。像宝钢、长电、金牛能源这样质地较好的股票送股比例在2.5左右的,大概仅占到目前非流通股的30%左右。而国有非流通股总数3355亿的30%是1000亿左右,1000亿多拿出5%,就是50亿股,再以今年6月30日的平均股价4.47元计算,约220亿元左右。

  可以认为,仅仅比现有方案多拿200亿元左右的蓝筹股市值支付给流通股股东,股改的综合成本并不高,而这种做法起到的效果却是四两拨千斤的!它鼓舞价值投资的理念,极大地肯定了众基金这几年坚持国际化投资理念的努力,将有效地起到“优币驱逐劣币”的作用,将以较好的赚钱示范效应,驱动场内场外资金进入蓝筹股,进而扭转市场颓势,重振投资者信心,如是则市场危机安在?

  当然,要做通宝钢、长电这些上市公司的工作有难度,但权衡得失,前面那么大量、艰巨的工作都做通了,“行百里九十者半”,总不能让股权分置改革输在“蓝筹股的对价偏低”这一技术性、局部性、战术性的问题上吧?!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在这种关键性的问题上推进一步,以臻成功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