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研报】去杠杆结束了吗?希望在哪里?

【头条研报】去杠杆结束了吗?希望在哪里?
2018年10月30日 16:09 新浪财经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问:去杠杆结束了吗?希望在哪里?

  答: 去杠杆还远远没有结束。

  第一,居民的杠杆率和房价都已经飙升到了高位,并没有去掉,而高悬的居民杠杆率和房价导致政策刺激的空间越来越小。

  第二,企业部门杠杆率尽管有所下降,但之前主要是转杠杆,结构分化较大。

  第三,政府部门杠杆率存在责任不清的问题。

  希望在哪里?有破有立、减税改革。

  去杠杆还远远没有结束。

  第一,居民的杠杆率和房价都已经飙升到了高位,并没有去掉。居民加杠杆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买房,所以全球各国居民杠杆率均与房价走势高度相关。我国居民杠杆率飙升也是开始于2008 年刺激房地产的时候,当前已经接近60%,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接近100%,达到危险区间。

  从理论上来说,要降低居民杠杆率,一种方法是提高居民收入,但这个在短期内是无法现实的;另一种方法是减少居民债务,也就是债务减记。我们比较全球主要经济体居民杠杆率的变化,发现基本上都是只有在房价大幅下跌时,居民杠杆率才有下降,也就是阵痛模式的去杠杆,房价下跌导致居民债务的违约和减记。

  对于我国,未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三四五线小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近两年在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政策收紧后,三四五线城市的棚改货币化刺激仍在持续的进行。虽然小城市房地产库存下降了,但居民杠杆和房价飙升了起来,部分城市房价在一两年内翻了一倍。

  而长期来看,根据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小城市将面临人口净流出、需求减小的压力,且小城市新房无限量供给、二手房市场很小,一旦房价下跌,风险要比一二线城市大。

  而高悬的居民杠杆率和房价导致政策刺激的空间越来越小。因为如果再一次大规模放松房地产调控,房地产泡沫会越来越大,没有永涨不跌的资产,一旦风险爆发,泡沫越大后果就越严重,依靠房地产强刺激托底经济的时代已经结束。

  第二,企业部门杠杆率尽管有所下降,但之前主要是转杠杆,结构分化较大。从行业之间看,压缩供给导致周期品行业涨价太多、利润偏高,对中下游行业的利润构成挤压。从行业内看,行政化与市场化去产能的不同在于,“剩下”的企业可能不完全是效率较高的。

  第三,政府部门杠杆率存在责任不清的问题。中央对于地方隐性负债不兜底,而地方隐性负债的大幅扩张很多也是为了刺激基建托底经济。  

  希望在哪里?有破有立、减税改革!

  经济依然有下行压力,且经济的“包袱”越来越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对比美国的去杠杆经验,我国选取的更多是保守“疗法”去杠杆,没有“破”和“立”,杠杆风险自然难以缓解。

  但考虑到高企的杠杆率和资产价格,政策依然会走在去杠杆的大方向上,经济增速仍有较大下行压力,市场仍会继续出清。但我们对经济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

  首先,去杠杆出清的过程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短期经济有阵痛,但出清后中长期经济增长更为健康,有破才有立!

  其次,政策在执行层面也有微调,例如棚改货币化政策今年以来边际收紧;环保限产不再搞“一刀切”;紧信用的政策也有微调,央行10月开始出手支持优质民企融资,缓解再融资压力,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

  再次,减税和改革开放依然会激发经济的新活力。近期政策层表态将改革开放推向深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旧”经济下行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经济在逐渐崛起。

  最后,我国在人口、软硬件基础设施、产业链等方面依然好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也有较大发展空间,我们对中长期经济依然充满信心!(中泰证券)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郭春阳

头条研报 创业板
相关专题: 《头条研报》专题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贝通信 603220 --
  • 11-06 中国人保 601319 --
  • 11-01 新农股份 002942 --
  • 10-31 迈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