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妙文 > 连载:解构德隆 > 正文
 

《解构德隆》:融资链债务链产业链与价值链(7)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18:46 新浪财经

  最后是民间热钱:融资“暗流”。

  至于更加神秘的民间融资,则一直处于灰色状态。德隆在向社会融资时,一般融资年利率都在12%以上,当资金链紧张时,甚至开出过18%—22%的利率。在融资成本上面,德隆每年至少也要付掉30亿元。

  以上三条庞大而纷繁复杂的资金链条相互交织,构成德隆“融资链”,为德隆的经营扩张提供现金流。而真正清楚这张大网的,整个德隆内部也只有唐万新、唐万川、杨力、张业光、李强五个人知道。

  德隆在产业整合过程中所采取的融资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股权融资为主。通常是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投入实业发展,提高公司业绩,再进入下一个融资循环。新疆

屯河就是这一阶段的典型,1996年10月德隆介入新疆屯河以后,便利用股市融入的资金将多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之后这些上市公司又无一例外地开始了大量的投资活动。

  第二个阶段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随着德隆系产业的扩大,由于上市公司再融资要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因此,单靠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远远不能满足快速扩张的资金需求,这时,德隆便将融资手段从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转向大量依赖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将持有的法人股或存单质押,或是通过所属公司相互担保进行贷款。

  第三个阶段以高成本的社会融资,包括挪用委托

理财资金来维系资金链。德隆的社会融资年利率一般都在12%以上。

  无论是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都是可以利用的融资方式。但从并购企业来看,是否具有融资能力以及采取何种融资方式来完成并购交易,却是决定着企业未来命运的关键因素。在早期阶段,德隆借助股权融资来实现规模扩张,较好地发挥了资本的杠杆效应。但在尝到了资本市场和金融杠杆的神奇效应之后,德隆却迅速走上了一条快速扩张和高速融资的不归之路,以至在中期埋下了大量的债务隐患,因而在后期为巨大的债务负担拆西墙补东墙,最终逃不过融资的陷阱,避不开融资的风险。

  德隆盘根错节的持股方式,分散的股权、各级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的特点为其融资提供了便利,但也正是这些问题才导致德隆陷入危机。借助上市公司,德隆进行大量抵押、担保、银行贷款;借助金融机构,德隆挪用保证金、挪用信托资金、民间非法融资。这样德隆就陷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怪圈,年年的利润都被用来偿付高息,而所借的资金却越来越多,只要其中一环稍稍出现问题,就有全面崩溃的危险。

  巨额融资堆起了德隆,而巨额投资又消耗着德隆,不加节制的行业并购,代价高昂的股价维护,成本奇高的融资费用,这一切构成一条往复循环的融资金火龙,吞噬着德隆的资金。

  德隆的三条融资链大部分归结为债务型融资,实际上德隆的三条融资链也就形成了三条债务链:以上市公司形成的银行债务链;以金融机构形成法人机构委托理财,挪用客户保证金债务链;以民间融资形成的个人、私营企业主、地下钱庄债务链。

  由于这种错综复杂的资产抵押、委托理财、股权抵押型的担保关系,使得一家企业的债务风险直接或间接地与多家企业相联,从而形成了风险传递链,我们称之为“债务链”。

  德隆系实业部分的负债也高达230亿元,其中债权银行的贷款167亿元;金融负债340亿元,其中6家高风险金融机构的个人债务合计79亿元,涉及17个省市区;德隆通过其核心“老三股”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数目不到10亿元。

  2001年以前,德隆系运作成本70亿左右,而帐面利润在50亿左右。德隆每年用于维持“老三股”股价的资金就在10至20亿元,三年60亿元,加上运作成本,德隆在股票市场上共投入约145亿元;2001年后,德隆每年在委托理财高额回扣上的开支都在25亿元以上,三年自身循环消耗75亿元;德隆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约150多亿元;实业部分11家债权银行的贷款167亿元所形成的财务费用约1亿;国际并购资金约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亿元;实业部分产业整合约40亿元;德隆在整个证券市场亏空160亿元,这就是德隆消耗资金的总体框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