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甩卖新华人寿之后 张宏伟的八月哑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12:23 理财周报

甩卖新华人寿之后张宏伟的八月哑语

  离承诺大限还有8天,东方集团注资天平似乎在向矿产资源倾斜

  理财周报特约记者 刘默默/文

  八月的张宏伟和他的东方集团(600811.SH)就像不出场的明星。虽然他一言不发,但牵涉甚众的利益人却在等待他最后的态度。

  一年之前张宏伟公开承诺——在股改一年内向东方集团注入金融、矿业或

能源资产。股改完成的8月14日已只有8天,还没看到张的任何态度。张宏伟在打哑语。

  这是张宏伟甩卖新华人寿的关键时刻,而迷茫的投资人一方面在网上喧嚣着,一方面小心翼翼地盯着东方集团忽红忽绿的股价,生怕错过了一只大牛股,或者深陷其中。

  进退之间的张宏伟

  张宏伟和东方集团,站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十字路口。他们背后的东方实业,有如阿里巴巴的藏宝洞,而最迟8月14日就应兑现的资产注入的股改承诺,则好比开启大门的钥匙。

  这个悬念让东方集团的股吧里沸腾异常,连日现身财经类网站股吧前列。这种热度,说明无数投资者的目光已投向东方集团,这个一季度每股收益仅有0.0359元的公司,8月2日收于34.66元,市盈率高达289.5。

  注入金融、能源还是矿业资产?这是个问题。答案的意义在于,就像藏宝洞的密语,它的出现,让琳琅满目的财宝有了现身的线索——东方集团究竟往何处去?

  金矿!最近的资产注入版本由金融类资产转向矿产资源。这种转变无疑也改写了投资者对东方集团的未来发展预期。

  虽然资产注入方案尚未出台,不过东方集团的裂变进行时已经毋庸置疑。在6月举行的东方集团2006年股东大会上,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公开讲话称“公司今后发展的方向是矿业和能源及石油资源,保留部分金融资产”。东方集团此前已经形成了金融保险、建材流通、港口基础设施、网络信息、

房地产和高新材料六大支柱产业。

  这一发展方向也意味着建材业在上市公司的淡出。此前,东方家园是张宏伟在实业领域的另一得意之作。用三年时间,张宏伟把东方家园带上国产建材连锁的龙头地位。

  不过,他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思路有着浓厚的资本味道。他有一个坚信的结论:“在大产业里,如果是最小的就永远拿不到钱,资本市场永远投给前几名。”此言不假,国外建材零售巨头家得宝属意东方家园已久。

  对于东方集团金矿的想象

  8月2日,东方集团公告已经持有的新华人寿9628.8万股全部转让给保险保障基金,每股转让价格为5.99元,总价款为5.7677亿元,产生收益3.0888亿元。对于这笔价款的用途,东方集团表示将用于公司矿业资源项目,从而进一步调整公司的产业结构。这笔款项的去向,暗合近期东方实业将向东方集团注入矿业资产的传闻。

  目前,理财周报记者听到最多的说法是注入两处金矿,矿产地点则有内蒙古赤峰和新疆两种说法。“东方集团原计划7月6号或7号停牌公布注入金矿”,来自私募的消息这么说。

  理财周报记者查询内蒙古国土资源厅网站看到,并无以“东方集团”或“东方集团实业”为申请人的采矿权和探矿权。而根据股吧里投资者的消息,东方实业可能注入的矿产资源包括新疆托里县拉巴(南区)铜矿(普查)、新疆精河县埃姆劲地区铜矿(普查)、新疆托里县拉巴(北区)铜矿(普查)、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太乌勒斯特金矿(预查)、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比斯珊楞西金矿(预查)、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比斯珊楞东金矿(预查)。不过,理财周报记者登录新疆国土资源厅网站却发现由于网页故障,无法查实这一消息。根据外界说法,东方实业还拥有山西铁矿等资源。

  在矿产资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注入矿产当然也会给投资人带来希望。不过,未必尽如人意,矿产开发的前期成本令投资者担忧,甚至有投资者发出了“注入矿产是否能在股东大会上通过”的质疑。

  尽管云遮雾罩,可以确定的是,这步棋的走法早已在张宏伟的心中酝酿。其中的得失,张也自有其考量,“每个公司都可能有价值,但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哪家公司的投资价值更好,换句话说,我们现在选择投资其他项目可能比投资新华人寿效益更好。”张宏伟这样解释卖出新华人寿的原因。

  张宏伟也以自身的持股行为表达了这种判断。在2006年第二季度,在许多基金选择离东方集团而去的情况下,张宏伟大举增持,其持股增加了104.35万股,至464.29万股,这一持股数至今年一季度结束并未再发生变动,其间股价涨幅超过400%。无疑,这也是一笔成功的投资。

  与金融渐行渐远

  与新华人寿同属金融业投资的海通证券股权,曾被猜测为张宏伟将注入东方集团的大热门。与注入矿产资源不同的是,注入海通证券股权,则在增厚上市公司资产的同时,并对东方集团的主业发展等构成明显影响。此前在外界看来,新华人寿、民生银行、民族证券和海通证券,已形成保险、银行、证券三星拱月之势。如今,新华人寿股权的出让,令东方集团的金融三驾马车出现“缺角”。

  事实上,直至今日,在股吧的部分参与者眼中,注入海通证券的股权可能性仍然很高。根据都市股份的公告书,对海通的部分股东(13家)的承诺是至2010年不“上市流通和股权转让”,但是东方实业的承诺是可上市流通后3年内不“上市流通”,没提出“股权转让”。

  此举被视为海通证券股权置入东方集团的伏笔,并引发了将海通证券股权和矿产打包置入的猜想。

  不过这部分海通证券的股权是否依然是“香饽饽”,仍无法断言。自都市股份7月31日更名为海通证券后,连续遭遇两日下跌,跌幅均为6.9%。“券商类股票的上涨空间,跟几个月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有市场人士这样表示。

  理财周报记者留意到,在申银万国发出的一则短评报告中,分析师认为“虽然作为民营企业存在一定政策扶持的弱势,但并未阻碍公司向金融控股型公司发展的意愿”,“公司在多元化经营的同时一直非常热衷于其他公司的股权投资,且偏好金融类资产”。盈利状况也说明了这一点。作为公司的核心主业,尽管东方家园收入占公司总销售一直维持在80%左右,但其利润来源实际主要依靠来自民生银行等金融资产带来的投资收益。

  这种判断自有张宏伟此前的投资轨迹作为判断依据。尽管张宏伟的金融布局浮出水面时间并不算长久,向前追溯,会发现他已布局良久,落子精妙。

  1996年6月7日,东方集团财务公司正式获得国家外管局颁发的《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从此,财务公司可以经营包括外汇存款、放款、外汇投资等在内的外汇业务。1996年9月6日,东方集团等15家股东单位参股的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保险业改革后首家成立的人寿险专业保险公司。1997年9月,东方集团在美国发起设立一家商业银行——亚联银行,亚联银行的设立为东方集团在国际资本市场开展国际金融业务奠定了基础。1999年准备上市的民生银行开始了资产清理工作,张宏伟借此东风,斥资亿余元,通过收购进入民生银行。2000年12月19日,民生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上市的锣声,东方集团入股民生银行,张宏伟任副董事长。

  在很多钟爱东方集团的投资者眼中,“老张”有着成为“中国巴菲特”的潜质,而东方集团也被视为中国证券市场惟一真正具有“伯克希尔-哈撒韦”雏形的投资控股型的优秀上市公司。可以肯定的是,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背景下,东方集团往日许多隐形的优质资产将逐渐显山露水。

  实业加法与资本乘法

  换个角度来看,前有注入海通证券的猜想,后有注入铁矿或者金矿的传言,东方集团的股价一路走高。透过这则对东方集团(600881.SH)注资的热点大讨论,背后是一个很少人能回答的问题——张宏伟一手缔造的东方实业究竟有多少资产?在更大的程度上,这个问题才能说明张宏伟的手中究竟有多少筹码,可以缔造一个怎样的“王国”。

  除已经广为人知的持有海通证券(600837.SH)、民族证券、新华人寿、锦州港(600190.SH)等股权外,好事者甚至将经媒体公开报道过的东方集团的资产一一重估加总,得出东方集团的总资产至少超过450亿元的结论,令人炫目,有人称之为“海面下的巨鲸”。

  张宏伟到底赚了多少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符号。他多金、低调,甚至可谓神秘,左手是用心已久的金融帝国,右手是盛名赫赫的实业资本,这个引起国外媒体关注的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念着实业加法结合资本乘法的一本经,在通往财富的道路上一路疾驰。

  锦州港始建于1986年,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缓慢。东方集团在1995年4月控股锦州港。入主锦州港后,立即对它进行了大手术,使港口吞吐量连年翻番,利润也由1994年的不足200万元上升到1997年的1.6亿。1998年锦州港B股上市,1999年锦州港A股上市,从而完成了锦州港由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的初步转变。

  善于产业和资产推手的张宏伟,这次会把东方集团这条“海面下的巨鲸”带往何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7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