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商集团两位富豪看重 冒险收购击鼓传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15:53 《英才》 | |||||||||
当年迪康系走错的路,富豪黄茂如为何还要偏执地走下去? 文·本刊记者 戴璐 2005年6月14日,成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600828)向外界展示了他的第二次订婚,此次签下婚书的是深圳百货业大王、《福布斯》上榜富豪黄茂如。
成商改嫁,给市场两个震惊,一是迪康系败落的速度比人们想象得要快;二是黄茂如要对迪康手中的成商股份照单全收,成商集团由此迎来第二次要约收购,创下中国股市第一。 然而,当我们对比一下两届花魁——黄茂如和迪康系领军人物曾雁明的收购策略,却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成本巨大,为何还要收购? 实际上,两位富豪相继看好成商集团,商业眼光颇为类似。专家指出,成商百货在西南地区资历深,品牌价值高,而且百货业多处于城市黄金地段,成商集团的地产价值让很多人垂涎。 那么,怎么以较小的代价收购,怎样通过并购、整合最大程度地增强集团的实力,则是并购者最应该思考的关键一步。 成商集团最初是一家国有上市公司,成都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作为最大股东,多年来股权高度集中。对民间投资者而言,尽管成商有投资价值,但要打动国资局放手,并非易事。 曾雁明选择了单刀直入的策略。2002年7月20日,成商集团对外公告,四川迪康产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接手国有大股东的全部股份,以每股2.31元的转让价格计算,迪康集团此次股权收购的代价超过3个亿。然而,按照证监会制定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迪康集团收购的股权比例达到65.39%,超过了30%,必须向其他股东进行要约收购。这意味着迪康集团买壳的成本被放大。 迪康集团在自身资金趋紧的情况下,花3个亿收购国有股权已经够激进了,更要命的是,成商集团的股权过于集中,在无法豁免要约收购的情况下,如果大量外在股东预受要约,迪康集团的股权比例很容易超过75%,按上市资格的规定,迪康将动用巨资买回一个退市公司。所以,曾雁明如此怪拳,至今仍让不少证券分析师匪夷所思。 “如果为了收购一家上市公司,而触发要约收购规则,甚至面临退市风险,收购方自己的资金又很紧张,那就应该放弃,否则把自己搞个五痨七伤,再去折磨上市公司,实在不是谋略之举。”国泰君安的一位研究员分析说。 看中钱还是看中人? 2003年9月17日,惊险的要约收购战尘埃落定,曾雁明为了把成商娶到手,花费据称超过4个亿。这场“盛大”婚礼过后,成商集团快速凋零。 在6期《英才》中,记者报道了号称资产100亿的迪康系面临崩塌,成商集团的偿债能力相当糟糕,而成商混到今天这一步与迪康系以整合为名抽“血”不无关系。 黄茂如在迪康系四面楚歌之际,和曾雁明谈收购,在时机上比曾雁明入主成商时要有利。 但时,和成商缔结“二婚”,黄茂如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从股权转让公告来看,黄茂如接手的每股转让价是2.845元,而当年曾雁明的每股收购价是2.31元。在成商集团2004年只能靠“非常业务”保持盈利的情况下,在资金链就要断裂时,黄茂如还要多付给曾雁明7000万,的确不知黄的心中要作何打算。 同时,一位证券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大盘低迷,黄茂如对成商持股比例已经很高,再发动要约收购,退市风险更高。而即使黄茂如挨过要约收购,此后如何不再重蹈曾雁明的覆辙,耐心做实业经营,仍然是很大的未知数。 中国社科院的左大培教授指出,民营企业家在对外收购时过于注重标的商业价值,欠缺对并购后如何重组的充分考虑,导致买的时候好大喜功,运作的时候眼高手低,资金紧张的时候就掏,掏空了再卖的恶性循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