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ST中华重组临阵换将 华融加速退出中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05:19 第一财经日报

ST中华重组临阵换将华融加速退出中华

  本报记者 蒋飞 发自深圳

  ST中华(资讯 行情 论坛)(000017.SZ)今天(26日)公告了总经理变更事宜,来自公司实际第二大股东ST盛润(资讯 行情 论坛)(000030.SZ)的刘林峰辞去总经理职务,由公司原常务副总叶晴出任总经理,后者来自公司第一大股东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此次人事变动处在ST中华重组的关键时刻,差不多一个月前,华融突然宣布引进一家深圳本地房地产公司作为
战略投资者接盘ST中华。此举立即引起了盛润方面的反弹,后者一度希望深圳市出面阻止该交易,但未获支持。“我们对中华重组的话语权已经很小,华融要做的事情我们没办法拦。”盛润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ST盛润前身ST英达是ST中华原大股东,对ST中华有约12亿元担保。2001年年底,ST英达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框架协议,以8000万股ST中华股权和1.1亿元现金的代价解除了ST中华的9.17亿元的贷款担保。此项交易之后,ST英达成为中华实际上的第二大股东,并仍然对中华有3亿元的债权和接近3亿元的担保义务。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盛润之所以反对华融引进名为“聚隆盛”的深圳本地地产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一是认为聚隆盛主业与中华毫不相关,且缺乏重组实力,进入中华只是看重了公司的厂房用地转商业用地的潜在利润;二是担心华融将其名下所有的中华用于日常经营的核心资产先行转让给聚隆盛后,如果聚隆盛利用协议条款有关规定放弃接受ST中华股权,则ST中华将会因失去赖以维持生产的厂房设备而面临退市危险。“盛润希望华融履行做好中华重组的承诺。”

  华融被认为是希望尽早从ST中华脱身,但是据记者了解,在不久前给深圳市政府的解释性报告中,华融对此说法予以了否认,并表示ST中华的重组取得了重大进展。到目前为止,深圳市没有对华融正在进行的涉及ST中华的交易进行任何干涉。

  ST盛润一位高管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盛润对其所持的ST中华公司股权已经全部做好了减值准备,并且准备与华融协商,以对ST中华的3亿元债权抵消对ST中华的近3亿元担保。他表示,ST中华重组无论前景如何,已经对ST盛润没有重大影响。

  另据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银监会不久前组织ST中华的金融债权人对ST中华进行了一次模拟清盘,清盘率为3%到5%之间。

  ST中华昨天停牌一天,此前公司股票已经接连3天跌停。“中华的重组存在不透明的地方,市场显然是不看好它的重组前景的。”深圳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对记者说。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