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放行 “亚马逊银行”还远吗

监管放行 “亚马逊银行”还远吗
2020年12月17日 00:01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监管放行 “亚马逊银行”还远吗

  来源:北京商报

  三年前,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给华尔街提了个醒:银行业的威胁并非金融科技,而是亚马逊。两年前,亚马逊与摩根大通等华尔街金融机构进行早期谈判,计划推出亚马逊自有品牌账户,彼时,美国财富网站就曾评价称,亚马逊充满野心,甚至希望突破监管障碍,在销售渠道之外开展贷款业务。现在监管开了个口子,允许大型企业开展银行业务,华尔街可能真的要小心了。

  “亚马逊银行”

  大型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已经有了“重合”的影子。据《洛杉矶时报》称,当地时间周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批准了工业贷款公司(ILC)的监管法规,将允许大型企业开展银行业务,同时又避免了专业金融公司在资本和流动性方面所受的约束。

  报道评价称,亚马逊、Facebook和沃尔玛等企业可能很快就将冲击华尔街的业务,因此这个关键的美国监管部门为非银行机构从事贷款业务铺平了道路。

  “新规将让市场参与者更清楚掌握FDIC对产业银行母公司的最低规范。”对此,FDIC主席Jelena McWilliams如此评价道。据悉,FDIC批准的工业贷款公司,虽也面临着资本要求,但其母公司只需承诺,若银行陷入困境会提供支持。相比较而言,传统银行面临的监管则相对更严,美联储会对银行进行压力测试,每家银行控股公司必须有足够的资本来防范风险损失,并确保其资产负债表有足够的流动性。

  FDIC是美国联邦政府的独立金融机构,负责办理存款保险业务。而ILC即州政府特许银行,由FDIC和合适的州监管机构监管,不受银行控股公司制度管理。这就使得ILC控股公司能够绕开美联储的监管而控有一家银行,同时还保留商业实体身份,也是因为这一属性,导致美联储向来反对ILC特许。

  ILC的本意是让公司给员工提供小额贷款,但新规的通过将这一长期以来的做法转化为正式条文,很可能为企业开启方便之门,从而让其发展成为大银行。这一想法并不多余,早在两年前,亚马逊便传出正在同摩根大通等华尔街金融机构进行早期谈判的消息,计划推出亚马逊自有品牌账户,目标是为年轻客户和没有银行账户的客户建立一种“类支票账户”产品。

  根据当时的报道,这种“类支票账户”产品能减少亚马逊支付给信用卡公司、银行和支付处理商的费用。这些费用通常占每笔交易额的3%左右。此外,还能帮助亚马逊减少管理成本。彼时的调查显示,大约有45%的美国人愿意使用亚马逊作为他们的主要银行账户。对于是否有意成立银行,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亚马逊及Facebook,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双面ILC牌照

  随着法规将大型企业开展银行业务正式化,外界也开始关注这些巨头是否也会如传言一般加入这一领域。眼下,科技巨头尚未行动,但早已有人率先尝试。比如今年3月,FDIC便批准了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银行牌照申请。而在去年7月,日本乐天集团也向FDIC和美国犹他州提交了ILC牌照申请。

  目前这一结果仍未出炉,如果乐天最终获批的话,也意味着沃尔玛、亚马逊、Facebook、谷歌等大型公司可能也会通过ILC牌照规定的特许经营权进入银行业,且不受银行业的严苛监管。

  但这一新规早在提案的阶段便已引发了业内的争议,反对者认为这些公司会利用庞大的客户群和有保证的客流来建立不容小觑的银行业务。而且他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有政府支持的金融服务,包括FDIC的存款保护,而受到的监管要求更少。银行家与民主党国会议员以及消费者团体历史罕见地形成同盟,呼吁停止批准新的ILC牌照,直到国会能消除这种不公平优势的漏洞。

  事实上,关于ILC牌照,争议从来不少。早在20世纪初,ILC企业便已存在,彼时包括汽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工业巨头及零售商用来为商业银行服务不足的工人提供信贷。1987年,美国国会豁免了《银行控股公司法》对“银行”的定义,ILC企业摆脱了传统贷款人所面临的监管限制和美联储监督,从而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但也是因为不受美联储监管,也没有资本金等要求约束,在金融危机后颁布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便叫停了这一牌照的发放。直到2014年,禁令解除。眼下,金融监管也已经出现了放松的态势,尤其是特朗普任内的这几年,放松金融监管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去年美国通货监理局(OCC)和FDIC还批准了“沃克尔规则”修订版,根据新规内容,银行业将在交易活动方面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并且可以更加简单清楚地分辨相关交易是否违法。

  金融科技竞赛

  “就在上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监管机构废除了金融规则,甚至考虑让沃尔玛这样的大型企业拥有银行,现在又来了。”对于新规,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资深民主党议员Brown评论称。Better Markets法律总监史蒂夫·霍尔也表示,FDIC违反了近70年前确立的银行和商业应保持分离的基本规则,这样的组合无法得到充分监管,它们会构成不稳定风险,甚至可能助长不公平竞争。

  三年前,麦肯锡便已经作出了预测。彼时,麦肯锡发布的《全球银行业评论》称,数字平台对传统银行业的威胁正在加强,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金融业,可能导致银行仅留下一些最缺乏吸引力的业务。如果零售业和企业客户利用数字平台进行银行业务,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将会跌至5%左右,较预计下滑4个百分点。作为电商巨头,亚马逊已经开始进入中小企业贷款和保险理财业务。

  至于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的监管为何还敢放开这条口子,或许就要从金融科技的角度去考虑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孙立鹏称,金融科技发展是大势所趋,哪个国家金融科技发展得好,可能就会引领下一轮经济的增长。

  在孙立鹏看来,下一轮增长肯定要靠创新驱动,最主要的就是金融创新,以及研发和科技领域的创新,但后者可能很难。从上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之后就没有真正的支撑美国经济的增长点,因此下一轮引领增长的可能就是金融科技或者绿色经济,也可能是金融科技和绿色经济的融合。而在现实情况下,目前能取得突破的还是金融科技领域,不仅是美国,全球都在往这方面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7年,OCC代理署长Keith Noreika便曾呼吁重新思考银行与商业的分离是否适应于当今经济。当时,Keith Noreika提到,银行与商业实体的业务分割来自于18世纪的“古老思路”,理由是担心银行为旗下的商业分支提供廉价资本,从而将零售银行业务置于高风险的非银行领域中,同时也保护市场不受银行整合与商业权力巨大的侵蚀。不过这些想法已经过时了,不能因为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则提到了另一个思路。杨水清称,在争取监管部门的牌照方面,中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希望拿到的牌照越多越好,但美国的科技公司恰恰相反,他们觉得拿到牌照就要受限于商业银行的监管“套路”,因此宁愿选择跟其他的金融机构或者商业银行合作。所以结果监管部门“松口”,可能也是监管部门往前推了一步。科技企业拿到牌照,便不会再不受管束。某种意义上也更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

  富国银行也曾提到,苹果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不会对银行造成即时威胁,因为他们可能从心底里不愿意成为银行,与银行合作就能满足客户需求、节省成本。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华尔街 银行 亚马逊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1 三旺通信 688618 --
  • 12-18 派能科技 688063 56
  • 12-18 伟创电气 688698 10.75
  • 12-17 华旺科技 605377 18.63
  • 12-17 法本信息 300925 20.0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