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两会日程的不断深入,宛若一声春雷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方案终于落地,似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针对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5.460, -0.09, -1.62%)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银监会、保监会,并将两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20余年分业监管实践过后,一切恰似回到起点。一个顺应金融行业发展的统一监管序幕初现,在金融行业前进的洪流中,或许将看见更加有力、更具协调性、更广覆盖面的监管面孔。
在去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横空出世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即将诞生,新的“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格局至此形成。
在金融领域研究人士看来,或许这并不是终点,改革一直在路上,金融机构混业经营下,统一监管乃大势所趋。
“目前的调整来看,是国务院在顶层设计上做了一个手术,不仅仅是在金融这一个行业,是对国务院整个机构的通盘考虑下进行的,金融监管格局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而伴随着这些的,还有“一行两会”监管重心的下沉,放权的同时,监管的力量也在增强。
怎样的金融街(3.080, -0.04, -1.28%)15号?
“1998-2018,二十岁,风华正茂的年纪”,有人在朋友圈晒出与保监会的合影,并作出这样的感慨。
就在今年十九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两会召开之前,鑫茂大厦西侧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几个字似乎成了网红,经济观察报记者在现场发现,每隔几分钟就有人站在牌子前合影留念。据大厦门口保安介绍称,合影者多以大厦内部工作人员为主,但也有不少人专门骑自行车来拍照。而在消息公布过后,合影者更多,甚至需要排队。与保监会牌子合影留念照片一起刷遍保险从业人士朋友圈的,还有一张保监会1998年挂牌的照片。那一年,被称为保险行业里程碑式发展的一年。
跌宕起伏20年的
保险分业监管即将画上句号,金融界人士再提起金融街15号时,也将无需再强调南门或北门了,其办公所在地鑫茂大厦即将迎来一个统一的牌匾。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对于这一合并结果,内部工作人员已有预期,合并过后可能需要进行分流。
目前银监会下设27个部门,除办公厅、政策研究局、审慎规制局、现场检查局、法规部普惠金融部、信科部、创新部、消保局等职能部门,还有按照所监管银行的性质分类而设有政策银行部、大型银行部、股份制银行部、城市银行部、农村金融部和外资银行部。
而保监会现内设15个部门,除办公厅、发展改革部、政策研究室、法规部、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等职能机构,还设有财产保险监管部(再保险监管部)、人身保险监管部因业务性质而设的部门。
可以看出,两个监管机构部门设定的思路并不尽相同。如何实现两会最小成本的融合与协调,是市场关心的一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预计,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之后可能会根据产品、机构、功能、风险类型等进行部门架构的设计。“在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中,银行是占大头的,保险资产的份额跟银行是没法比的,此外,严控万能险对保险的偿付能力带来很大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险行业资产的扩张,而保险资金也在近年的发展中成了银行资产表外化的重要一环,监管可能还是以银行为主,”因此,在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看来,合并后应该会保留一个保险监管机构的。
鉴于现有监管部门设置思路的不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完全打通合并监管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据他介绍,新加坡金管局下就分别设有设银行监管部、资本市场监管部以及保险监管部。“合并之后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按照目前政策,是把部分职能给人民银行,剩下的行为监管职能留给‘两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行保险业监管委员会)。近期内可能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因为短时间内做大的调整是很难的,这两个业态还是有些区别;此外,目前银行和保险之间的监管标准并不统一,特别是一些监管指标存在着不同,如果第一时间能解决这些问题,则会容易得多,”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
统一监管大幕拉开
“改革永远在路上,”在沈建光看来,这是中国金融监管史上一个重要的监管节点。“过去我们走分业监管、分业发展的路数,是因为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包括保险,资本市场的不太发达,所以通过分业监管、分业发展的推动保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风险由原来的金融机构的风险,逐步过渡到机构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的时代。”尹振涛说。
而证监会所监管的重点是以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市场风险,因此,在吴晓求看来,合并银监会和保监会之后机构监管会有所强化——更加关注资本是否充足的风险。“‘一行两会’的这个模式应该说是适应了新的中国金融的变化。”
除即将诞生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外,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是自去年11月成立的金融委。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9日答记者问时所说,金融监管改革的思路在2017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已经逐渐明确,而金融委正是金融工作会议后的第一个产物。
作为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协调机构,金融委被赋予了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等多项职能。“金融委有点像超级央行的概念,加之几个监管机构,来对整个金融市场负责,在这个框架下,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货币政策决策权不断加强,以前是按机构来进行监管,但是对产品的监管和功能监管是有缺失的,以后可能会强调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沈建光预计。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关于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以及围绕着防范系统风险和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这种机构改革和调整是一个国际趋势,尹振涛表示,这种趋势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宏观审慎与微观相分离,加强行为监管。
或许在“一委一行两会”的新态势下,一个顺应金融行业混业经营发展的统一监管序幕已经初露矛头,未来的金融监管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朱俊生表示,将中国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人民银行,这意味着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将更可能超越本行业的部门利益,有助于明确银行、保险监管的监管目标,即主要立足于风险监控与消费者保护,而不是行业发展,有助于解决此前存在的监管部门行业发展与风险控制、消费者保护之间的角色冲突,对于打破之间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真空与监管套利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新的职能划分强化了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能。这在理论上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与审慎监管之间的协调配合,赋予了央行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手段。
中信证券(28.460, 0.57, 2.04%)金融分析师肖斐斐也在其研究中称,人民银行监管权限增加,重点在法律法规草案及审慎监管制度方面:尤其是审慎监管制度拟定职能划归央行,有助于丰富央行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工具箱,降低系统性风险;银保监会专注于综合经营监管。
应变大资管时代
“监管框架清晰,利于行业稳健增长。”肖斐斐认为,新的监管体系将有助于填补监管真空,降低系统性金融;统一监管口径,明确经营目标。整体而言,监管格局最终会导致盈利模式发生系统性变化,从粗放增长向审慎发展转型。
在肖斐斐看来,监管体制的背后是金融市场及发展重心的变化。此前“一行三会”监管格局归因于1990年代之后的金融业务专业化趋势:部分金融监管职能相继从人民银行剥离,并在1992、1998和2003年成立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央行主司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三会则负责具体的金融监管。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及金融工具创新热潮的持续,国内金融业呈现混业经营的大趋势。而自2012年起,包括开闸开放了期货、证券、基金资产管理业务,放开险资投资、启动银行资产管理计划试点等多项政策先后颁布,金融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一个大资管时代到来。
由于各类金融机制、金融产品、金融业务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替代性和互补性,金融活动很容易受到其他相关金融机制的制约,但分业监管通过行政机制将这种金融机制和金融产品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转变成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行政关系,也引致了系列不协调。
在谈到金融改革背景时,周小川就曾表示,个人有两个体会,一个是过去的监管体制出现了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可能需要尽快的填补;第二个是金融监管一些规则,出现了一些缺陷,需要增强金融规则的制定。此外,还有一些已经发生的金融机构或者准金融机构的风险需要抓紧进行处置,维持金融系统的健康。
面对套利和监管空白,更需要针对市场发展框架进行监管层面的调整。为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的协调,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
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框架的架构初步形成,如何进行整合无疑是项复杂的课题。“比较合理的是一步一步来,一步到位可能困难会更多一些。”沈建光表示。
预期之外,沈建光表示并没有听到关于债券市场监管的相关安排,而这也是金融机构改革过程中将面临的遗留问题之一。作为直接融资的主渠道,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却处于割裂状态,例如债券市场被分割为三个不同市场,由至少四个部门监管,不少债券的发行还需审批。“目前债券监管呈现多部委监管局面,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应该会得到逐步解决。”“证监会的职能我认为还会进一步强化,也就是未来涉及到证监会的监管范围我认为会扩大。现在主要是侧重于上市公司,就是股票,发行股票,以及在上市公司范围内的公司债和可转债。”对于这种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与市场监管,吴晓求认为应该由证券监管部门来监管。此外,他还预测,未来所有的证券化的金融产品都会慢慢归到证监会下。
责任编辑:孟敏江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领涨2025-02-22 07:46:21
在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表示,以模仿学习为主的端到端技术面临挑战,一方面高质量场景数据稀缺,驾驶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模仿学习存在性能瓶颈。他还透露,商汤下一代与世界模型协同交互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将在4月车展发布,此外,日日新大模型6.0也将在今年发布。 -
趋势领涨2025-02-22 04:06:31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2025-02-22 02:07:22
【年内公募基金斥资超33亿元参与定增】财联社2月22日电,今年,定增市场发展迎来新机遇。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在业内看来,允许公募基金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将给定增项目带来更丰富的资金来源,为定增市场注入新活力,有利于推动定增市场规模的扩大。东方财富(sz300059)Choice数据显示,以增发上市日计算,今年以来已有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定增认购总额达33.29亿元。 -
趋势领涨2025-02-22 02:06:13
三、美股大跌 中概股上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跌,纳指跌2.2%,本周累跌2.51%,创去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标普500指数跌1.71%,本周累跌1.66%,创1月中旬以来最大单周跌幅;道指跌1.69%,本周累跌2.51%,创去年10月下旬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英伟达、英特尔跌超4%,奈飞、谷歌、亚马逊跌逾2%,微软、Meta跌超1%,苹果小幅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65%,本周累涨1.57%,连涨六周,逼近去年10月份高点。阿里巴巴、拼多多涨超5%,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涨逾4%,京东涨3%,百度、蔚来涨近2%。美股大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2月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初值疲弱,引发了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但这些数据跟我们关系不大,无非就是降不降息的问题,但昨晚中概股、富时A50都是上涨的,特别是本轮领涨龙头阿里大涨超过5%,所以,下周大盘低开高走的概率是很大的,错过了周五加仓的朋友,下周一应该有机会。 -
趋势领涨2025-02-22 02:06:04
美股大跌 中概股上涨 晚间三大消息昨天是非常激情的一天,大盘指数迎来了突破,个股更是上演了疯狂,导.火.索就是阿里财报超预期,激发了科技股的疯狂,美股有英伟达,A股有寒武纪(sh688256),现在又出了一个阿里,乱世出英雄,国内科技英雄层出不穷,这是好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今年A股和港股不能牛冠全球,那确实对不起投资者了,不过今年以来,港股已经是牛冠全球,现在就看A股了!前天我们发布文章提示,这两天会有一个急跌,但昨天市场出现了利好,市场选择了向上,但向上就没有急跌吗?我们认为这个概率不大,向上只是改变了方向,但一天的量能不能决定任何事情,下周如果大盘不能继续放量,想大盘连续大涨是不现实的,特别是昨晚美股出现了大跌,下周A股低开不可避免,这个低开回踩应该就是机会。一、证监会:加快培育耐心资本 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DeepSeek的成功激发了各方的信心,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也要到港股上市,但这些科技公司起步都是需要大量烧钱的,DeepSeek通过量化赚了很多钱,才有了现在的DeepSeek,但现在光靠量化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前期爆出了要融资,当然市场还有很多潜在的“DeepSeek”,这些公司都需要上市,证监会提出了要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其意思说明A股融资要加速了,对市场是利空。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正常的市场就应该是优胜劣汰,A股垃圾公司太多,才引发了现在的肥胖,港股近期之所以走势很强,就是因为港股有腾讯、阿里等很多优秀的公司,所以,A股放开IPO,只要是好公司,对市场不是坏事,重点是要加速淘汰垃圾公司。二、国资委部署深化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国资央企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掌握“根技术”,坚定攻关大模型,积极参与开放生态建设,推动产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这次AI,民企先行,攻克了第一个堡垒,剩下就看国企了,国企不能拖后腿,难怪昨天中联通、中电信涨停,三大运营商作为AI的最前沿,这波科技贡献是不是太小了?所以,后期要加把劲了!三大运营商能稳定,科技板块就还有机会。不过,我们要提醒的是,2018年炒作的大消费;2020年炒作的新能源;去年炒作的ChatGPT,随后都回到了起点。科技股这波抱团比较猛,行情没有走完,但炒作完要注意撤离。 -
趋势领涨2025-02-22 01:41:19
【年内公募基金斥资超33亿元参与定增】今年,定增市场发展迎来新机遇。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在业内看来,允许公募基金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将给定增项目带来更丰富的资金来源,为定增市场注入新活力,有利于推动定增市场规模的扩大。东方财富(sz300059)Choice数据显示,以增发上市日计算,今年以来已有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定增认购总额达33.29亿元。 -
趋势领涨2025-02-22 00:54:15
大家早上好!趋势为王,做股海的领航者,新的一天,新的战斗,欢迎你来到本直播室!新进的朋友请注意点赞,收藏本直播室,以方便你下次观看,谢谢大家的支持!【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2025-02-21 10:54:37
证监会发布会,注意两个要点: 1、资本市场是数亿老百姓(sh603883)投资的重要渠道,这个应该是第一次说,说明开始重视2亿多散户。 2、证监会坚持重拳出击,切实维护好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以前都是“保护”,现在变成了“维护”。 -
数字江恩2025-02-21 09:48:38
所以下周还会有一次回踩,第一支撑10周线,第二支撑15分钟图轮峰线。只要支撑不跌破,那么宽幅震荡完成之后,大盘会继续向上运行。 -
数字江恩2025-02-21 09:48:33
30分钟图来看,之前的行情展望已经说过,可以突破三角形顶点,也可以突破红色轮谷线。本周收盘在顶点之上,刚好收盘在红色轮谷线,还不算站上红色轮谷线。从30分钟图的三角形来看,蓝色轮峰线突破后变为支撑,这个位置和10周线的支撑是完全吻合的。【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