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预期大幅上调 强化防控银行集中度风险

人民币汇率预期大幅上调 强化防控银行集中度风险
2018年02月07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人民币汇率预期大幅上调 强化防控银行集中度风险

  [2018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实现长周期筑底,年度增速有望维持6.9%。得益于平稳的筑底进程,消费升级、智能制造和民生保障有望率先发力、渐成合力,构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本次调查中,经济学家们上调对2018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期,其预测均值从前一个月的6.65大幅上调至6.46,这意味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将较1月底贬值1.98%。

  这可以看成是对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涨的回应。1月24日美元指数跌破90关口,为2014年12月31日以来首次。1月26日第一财经研究院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收于106.09,创2015年11月底以来周收盘新高。

  对于金融监管未来趋势,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严监管将会继续,而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具体经济指标方面,经济学家们预计物价将有所回落;1月进出口同比数值均超过10%,贸易顺差有所下降。

  2018年2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43,较上月有所上升,连续18个月高于50的荣枯分界线,仅有三位给出的预测值低于50。

  信心指数:

  连续18个月高于50线

  信心指数(2018年2月)

  平均值50.43

  最大值51.8

  最小值48

  2018年2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43,较上月有所上升,连续18个月高于50线,1月参与该项指标预测的经济学家中,仅有三位给出的预测值低于50线,其他十一位经济学家均对中国未来一个月的经济形势均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给出了高于或等于50的预测值。其中,德商银行周浩给出了最高预计值51.8,海通证券姜超给出本次信心指数预测值的最低值48。

  瑞穗证券沈建光表示,十九大上确认的从经济增速向经济质量的工作重点转变将会是今年的主基调,防范主要风险将会是今年开展工作的主要着眼点。传统以债务扩张刺激高速投资的旧模式,虽然短期内稳住了经济增长,但如今看来难以为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与实体经济高杠杆以及房地产泡沫的隐忧是影响中国经济的灰犀牛,去杠杆背景下,2018年是中国经济仍可能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

  在政策收紧的背景下,他预计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除了进出口上的高基数效应,投资预计将进一步放缓。尽管投资增速或有所下行,消费与新经济或为2018年中国经济提供支撑。受益于收入增长和房价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消费动能依旧强劲,民众消费意愿高企。同时消费转型仍在进行,这从欣欣向荣的网络消费、旅游消费、娱乐消费等便可看出。中国新经济的快速发展超出预期,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带动产业革命与产品创新。

  工银国际程实认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值此新时代开局之际,中国经济的新韧性正在凸显。根据1月18日公布的数据,从单季表现看,2017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维持6.8%,增长底线依然稳固。从全年表现看,2017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反弹至6.9%,超出2016年末市场预期。

  他认为,不同以往,这一新韧性并非依赖需求侧刺激的政策托底,而是源于供给侧改革的红利释放。凭借新韧性,新时代的宏观政策搭配有望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空间。有鉴于此,他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实现长周期筑底,年度增速有望维持于6.9%。得益于平稳的筑底进程,消费升级、智能制造和民生保障有望率先发力、渐成合力,构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兴业证券王涵认为,全年经济增速有下行压力,因为地产、基建等投资增速都可能下滑,而消费的变化可能更多是平稳。在长期一点看,3~5年的尺度上,看好中国经济,改革做得越来越好,成功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他表示,今年一个很重要的风险是通胀,受食品、原油、PPI传导、通胀预期等因素推动,通胀水平可能较高,全年到2.5%以上。通胀风险可能带来加息压力,再叠加可能继续推行金融监管、金融去杠杆,流动性整体上也难有放松。

  物价:

  CPI、PPI同比增速双双回落

  CPI%PPI%

  平均值1.54.34

  最大值1.94.7

  最小值1.33.7

  调研结果显示,经济学家们对1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5%,较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12月值(1.8%)涨幅有所回落。参与调研的23位经济学家中,摩根大通朱海斌给出了最大的预测值,为1.9%,而最小值1.3%来自兴业银行鲁政委和民生证券邱晓华。

  经济学家们对1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4.34%,涨幅比2017年12月(4.9%)下降了0.56个百分点。其中预测最高值4.7%来自瑞穗证券沈建光,而最低值3.7%则来自于渣打银行丁爽。

  华融证券伍戈表示,国际油价涨势延续,但PPI中枢水平有望下行。全球经济复苏将带动国际原油需求提升,OPEC和俄罗斯减产协议的延长会继续抑制原油供给,油价中枢有望抬升。尽管如此,美国页岩油产量可能随之提高,国际油价整体或将呈现温和上涨。从中国国内的情况来看,2018年工业品价格继续受到环保限产的影响,但PPI同比增速中枢会由于内需边际趋缓、去年高基数等原因而有所下行。预计PPI将在二季度由于基数效应而出现高点,全年PPI中枢下行至3.8%左右。

  CPI中枢将有所上移,个别月份有阶段性高点,但全年无大忧。从食品项上看,根据能繁母猪对生猪供给领先十月的规律判断,未来半年到一年内生猪供应将有所减少,再叠加环保政策对生猪养殖的限制,2018年猪肉价格同比将逐步走高;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预计粮食价格将以“稳”为主。从非食品项上看,石油价格的走强将成为推动非食品CPI上涨的重要力量,消费升级等因素将继续推动部分服务类价格上涨。整体来看,预计CPI在春节和年中将分别出现阶段性高点,但全年中枢水平在2.3%左右,尚处于“合意区间”。综上,尽管未来CPI中枢水平上移,但PPI中枢将回落更多,以平减指数为代表的综合价格增速将低于2017年。

  2017年12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月预测(CPI):

  丁安华:1.5%

  姜超:1.4%

  潘向东:1.5%

  汪涛:1.4%

  王涵:1.6%

  伍戈:1.4%

  谢亚轩:1.6%

  许思涛:1.32%

  祝宝良:1.6%

  2017年12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月预测(PPI):

  黄剑辉:4.4%

  连平:3.9%

  温彬:4.2%

  外贸:顺差有所下降

  贸易顺差:出口:进口:

  (亿美元)同比(%)同比(%)

  平均值500.8210.6112.47

  最大值6002521

  最小值180-35

  经济学家预计的1月贸易顺差均值为500.82亿美元,较2017年12月公布值(546.9亿美元)有所下降。经济学家平均预计出口将继续保持正值,较2017年12月(公布值为10.9%)下降至10.61%,进口数据将由12月的公布值4.5%大幅增加至12.47%,这些数据将在本周得到印证。

  新时代证券潘向东表示,尽管整体投资增速趋于回落,但目前海外复苏比较夯实,外需预计依然相对强劲,因此净出口和消费有望继续对2018年中国经济提供支撑,2018年的经济走势将呈现“稳中趋降”。

  申万宏源李慧勇表示,发达国家的PMI对我国出口具有1~2个月的领先性,而美国和欧元区的制造业PMI在2017年12月双双走高,外需整体延续复苏。此外,企业在春节前也会加快进出口,春节错位也会使得1月进出口增速双双走高。他预计1月出口增长13%,进口增长10%,贸易顺差592亿美元,比2017年12月增加45亿美元。

  2017年12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月预测(贸易顺差):

  谢亚轩:540亿美元

  新增贷款:

  较上月显著增加

  新增贷款(亿元)

  平均值21540.59

  最大值26270

  最小值18715

  经济学家们预计,由于季节性原因,下周将会公布的2018年1月新增贷款将由2017年12月的0.58万亿元大幅上升至2.15万亿元。其中,最小值1.87万亿来自摩根大通朱海斌,最大值2.63万亿来自德商银行周浩。

  交通银行连平认为,1月新增贷款环比2017年12月应该有大幅回升。原因在于去年底可能由于考核的因素,多家银行可能在年底放慢了信贷投放节奏。去年年尾的信贷需求叠加年初通常的季节性特征使得年初信贷投放可能大幅反弹。他预计1月信贷可能反弹至25000亿左右。

  社会融资总量:

  较上月显著上升

  社会融资总量(万亿元)

  平均值3

  最大值3.86

  最小值2.3

  调研结果显示,1月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为3万亿元,较央行公布的2017年12月规模(1.14万亿元)显著上升。其中,德商银行周浩给出了最大值3.86万亿元,民生银行黄剑辉给出了最小值2.3万亿元。

  兴业银行鲁政委表示,出于早投放早收益的考虑,每年年初贷款投放量往往较高。2016年和2017年1月新增贷款规模都在2.0万亿以上。2016年与2017年1月新增社融规模分别达到3.5万亿和3.7万亿。在控制宏观杠杆率的政策背景下,2018年1月新增信贷与新增社融规模可能与2017年大体相当,使信贷与社融的同比增速稳步下降。

  2017年12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月预测(社会融资总量):

  潘向东:3万亿元

  沈建光:3.5万亿元

  M2:增速较上月有所上升

  同比%

  平均值8.3

  最大值9.1

  最小值7.1

  经济学家们预计,1月M2同比增速将从央行公布的2017年12月水平(8.2%)上升0.1个百分点,至8.3%。其中,渣打银行丁爽给出了最大值9.1%,海通证券姜超给出了最小值7.1%。

  李慧勇认为,2017年12月M2大幅回落,主要受到非银存款大幅走低影响,预计与资管新规意见稿出台带来的去杠杆压力有关。由于监管压力仍在,M2弱势难改;且春节错位或使得居民和企业存款少增。预计1月M2增长8%。他预计M1增速将继续回落至11%。

  2017年12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月预测(M2):

  丁爽:9.1%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调整可能性极小

  给出存贷款基准利率预测的21位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月期间,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发生变化。存款准备金率方面,有20位经济学家给出了预测值,他们都认为本月内存准水平不会变化。

  姜超表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主要国家开启了长达10年的宽松货币时代。虽然美国从2015年末开始加息,中国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收紧货币,欧洲从2017年末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规模。但市场此前始终感受不到货币收紧的影响,缘于从超级宽松开始收紧,其实依然是相对宽松。但变化终于发生了,先是2017年末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突破3.6%,然后是2018年初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突破2.5%,中美两大国的长期利率双双突破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均值,这其实意味着今年开始全球宽松货币已正式终结。

  连平预测,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市场流动性将接受春节考验。未来一个月,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下,央行可能将DR007维持在2.95%的中枢水平附近。随着春节逐渐临近,市场主要的流动性压力来自春节期间的现金需求。从历史看,春节前后市场流动性存在明显反差。然而维持流动性适度增长,利率相对稳定是央行今年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央行大量超额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不太现实,当然也不可能使得市场过于紧张进而影响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

  汇率:

  上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预期

  汇率(2017年11月底)汇率(2017年底)

  平均值6.356.46

  最大值6.556.9

  最小值6.26

  调研结果显示,2018年2月末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测均值为6.35,较2018年1月31日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334)小幅贬值0.25%。同时,在本次调查中,经济学家们上调对2018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期,其预测均值从前一个月的6.65大幅上调至6.46,这意味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将较1月底贬值1.98%。

  潘向东表示,展望2018年人民币汇率走势,还是会延续双向波动的态势,而非单边升值或者贬值。从国内外因素来看,他认为2018年的人民币汇率支撑因素多于拖累因素,仍将延续双向波动的态势,人民币有望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其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官方外汇储备:有所增加

  官方外汇储备(亿美元)

  平均值31681.18

  最大值32000

  最小值31450

  调研结果显示,1月官方外汇储备预测均值为31681.18亿美元,较央行公布的2017年12月水平(31399.5亿美元)有所增加,这一数据今天将会公布。其中工银国际程实、德商银行周浩和瑞穗证券沈建光给出了最大值32000亿美元,最小值31450亿美元来自国经交流中心徐洪才。

  2017年12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月预测(官方外汇储备):

  程实:32000亿美元

  政策:

  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

  邱晓华表示,一般春节前经济生产活动会放缓,节后有所复苏。他目前的判断是从一季度开始,本轮金融、地产、地方政府三重紧缩的效果初步显现,可以看到部分经济数据下滑。从二季度开始,这种紧缩效果更加明显。全年看,经济增速前低后高,全年6.7%。从年初监管力度看,金融去杠杆延续,货币政策会维持稳健中性,但定性降准可能出现。财政政策保持积极,但宽松空间也有限。

  许思涛认为,财政部、保监会联合发文,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地方违规或变相举债、担保、PPP等加强指导规范,金融市场监管亦得更严覆盖;但如何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是个难题。刘鹤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做中国经济政策阐释,再次强调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必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未来几年经济发展三大攻坚战之首。在淡化经济增速目标的前提下,将深化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政策主线),控宏观杠杆,降成本(财税改革,加强预算管理与税收规范透明,减税降费)。力度更大的改革与制造、金融、服务行业开放是关键,这将助推落后产业转型升级,吸引外商投资并优化资源配置,亦益于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从这个意义上,减税及汇率浮动实为最佳政策组合。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防控银行集中度风险有助于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2018年1月5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超过半数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该办法将有助于引导银行将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另外,认为没影响和可能有负面效果的经济学家占比都是6.7%。

  丁安华表示,此次《办法》的推出旨在对现有的银行风险集中度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性地梳理和统一,延续了三三检查中对于弥补监管短板的要求。从此版《办法》来看,将银行的交易对手细分为非同业单一、非同业关联、同业等方面,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细化要求,提升监管对银行大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针对分类不准确、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等几个“老大难”问题,《办法》矛头直指银行授信集中度风险。该办法规定,大额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或一组关联客户超过其一级资本净额2.5%的风险暴露。而集中度风险与银行的风险偏好密切相关,是银行对同一业务领域、同一客户、同一产品的风险暴露过大,可能给银行造成的巨大损失。

  他认为,推出《办法》是对金融去杠杆防风险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此次新规显示了对整顿清理同业不规范杠杆行为、资金空转、脱实向虚行为的意图。特别是对同业业务风险暴露的限制显示了监管去杠杆的进一步决心,将有助于引导银行将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附表 本期“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23位经济学家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

  程实: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

  丁安华: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丁爽: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黄剑辉: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姜超: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慧勇: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刘海影:朝阳财富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潘向东: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邱晓华: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汪涛: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王涵: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伍戈: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谢亚轩: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徐洪才:国经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

  许思涛: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赵扬: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周浩:德国商业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师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

  朱海斌: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