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峥:支付行业乱象当施重典,让“侥幸”难过2018

2018年02月06日18:13    作者:董峥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董峥

  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在支付市场中并未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如果把金融机构比喻为在道路上按交通规则行驶的机动车的话,那么一些非金融支付机构则是通过非机动车道,甚至是人行道任意行驶的机动车,不仅不遵守交通规则,还要因此改变交通规则。

  中国的支付行业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无论是支付主体,还是支付方式、支付产品方面都处于领先的地位,尤其在移动支付方面更是让世界所瞩目。然而,在这样的成绩背后,我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在支付行业超常规发展之际,却出现了大量的违规案件,支付市场成绩的背后却是一地乱象,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支付行业乱象,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非银行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或互联,通过银行从事违规跨行清算业务;挪用客户备付金的现象层出不穷;趁支付行业的混乱局面无照经营,造成二清、三清满天飞,更有甚者,有的支付公司屡遭处罚却无动于衷,继续违规经营。这些违法、违规的行为,为正在兴起的中国支付产业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

  中国的支付行业兴起于2010年央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为非金融机构设定了从事支付服务“牌照”制度,要求从事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服务必须取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而成为支付机构。中国的非金融支付行业开始了一波大跃进式的发展,最终有近300家各类机构获得了支付牌照。客观地说,正是这些支付机构的出现,也为中国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笔者也在当时进入了一家准备申请牌照的企业工作,但是也正是这次工作,让我对支付牌照制度的作用一直持有否定态度,起因就在于所工作的那家企业通过对交易流水的造假竟然获得了支付牌照。之后,再与一些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接触后发现,很多企业申请牌照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健康地推动支付行业发展,都是为了一些非分之心而来,这在一些中小支付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自从支付“牌照”制度执行以来,一方面是支付行业总体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所引发的问题又与日俱增,除了一些大型非金融支付机构还能相对比较正规经营外,很多中小支付持牌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不明确,逐渐成为非金融支付市场违规经营乱象的“源头”,最终导致央行在近几年又不得不连续发文对支付市场进行治理整顿。特别是在2017年末,央行监管力度加强,连续发布了多个文件,对支付市场严苛立法、治理整顿的态度显而易见。

  中国支付市场混乱的根源在于参与者参差不齐,形成了千军万马涌入支付行业的现象,但经营规模的实际情况却是相差悬殊,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中对233家持牌企业的调查显示,年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仅为2家,1亿到100亿元的55家,1000万元~1亿元的71家,其它那些规模较小的支付企业创收能力可见一斑,这些企业要么坐等被收购,要么就为了生存为一些非法机构提供通道,助长了支付行业违规违法现象的蔓延。

  在中国支付市场乱象中,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性质的机构,政策管辖权不统一。在关于扫码支付问题上,2014年央行因风险考虑叫停线下扫码支付服务,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的扫码支付在市场中偃旗息鼓。但是非金融支付机构却并未停止扫码支付业务的拓展,继续市场布局,形成了双寡头垄断的局面。

  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在支付市场中并未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如果把金融机构比喻为在道路上按交通规则行驶的机动车的话,那么一些非金融支付机构则是通过非机动车道,甚至是人行道任意行驶的机动车,不仅不遵守交通规则,还要因此改变交通规则。

  从2016年开始,央行、国务院陆续出台文件,严厉整顿支付市场乱象的思路已定,尤其是2017年末,央行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针对非银行支付机构断直连银行模式、无照经营支付业务、开展支付创新业务、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扫码支付业务等方面严苛立法。

  2017年末的针对支付行业的一系列规范与监管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到央行及监管部门对支付行业乱象治理整顿、痛施重典的决心,同时将支付产业中任何涉及资金的交易、转接、清算等环节纳入到强监管的范畴中,由央行和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进行处理,使得产业链条中的参与者在阳光下进行经营,最大限度地避免金融支付风险的爆发。

  在监管政策连续出台的时候,也应该重视文件、政策的落地执行情况的监督。由于支付行业涉及的方方面面利益关系比较繁杂,多年来很多支付机构靠一些旁门索道来规避监管,加之在监管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方面有所忌惮,也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支付行业的野蛮式发展,甚至有的支付机构因经营违规多年被数次处罚,却仍然活跃在支付市场中,这不能不让处罚的作用流于形式,让监管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因此,2018年这些刚出台的法规、文件如何落地、能否顺利落实,是对监管部门严峻的考验。

  刚刚进入2018年,中国银联推出了新一代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投入运营,已经接入17家全国性银行和180多家区域性银行,这一无卡转接清算系统的上线,可以为商业银行的网络支付业务提供转接清算服务,也能扩大灵活的交易场景,满足银行网络支付的需求。但是又再次引发对银联和网联到底是合作还是竞争关系的争论。

  中国银联本身是具有网络支付转接清算资质的,但是由于近两年非银行支付机构通过直连银行,越过银联获得费率优势,特别是在网络支付方面,银联受到很大制约。随着网联的成立,断直连成为大势所趋,只有断掉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关系,通过银联和网联进行转接清算,才能真正落实2017年末出台的一系列文件。

  对于银联和网联的关系,市场上争议很多,当然无非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相处。实际上从网联成立伊始的指向还是很明确的,就是更侧重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上支付业务,同时作为央行的两个具有合法资质的转接清算机构之一,承接支付机构的资金支付、转接、清算等业务。网联与银联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转接清算业务中的相互补充,而非相互竞争,引用移动支付网主编慕楚的话,就是——什么你的,我的,这都是国家的。

  对于支付行业乱象大规模的治理整顿业已开始,目的是将支付纳入到央行统一监管范畴内,所有支付机构均需采用同一规则标准,这就要求监管部门严格执行相关文件,对任何支付机构的乱象绝不姑息、施以重典惩治,不让任何心存侥幸心理的支付机构能够蒙混过关,对于不合规的持牌机构坚决取缔牌照,让支付行业回归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中。

  2018年必定是一个支付行业强监管年,从种种迹象中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将会继续加大对支付行业的监管与治理整顿力度,不能再让2014年央行对扫码支付明令禁止后,那种金融机构令行禁止、而非金融支付机构却置若罔闻的怪现象再度发生。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支付行业重新迎来一片晴空,让中国的支付行业在全球领先的地位融入更足的“含金量”。

  (本文作者介绍:信用卡行业研究人士,多年从事独立的信用卡与支付产业研究)

责任编辑:谢海平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央视 主播 银行 信用卡 逾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天津瓷房子借贷合同风波:主人称被要求空白纸上签章 聚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城里人严禁下乡买地建别墅 全球股市惨遭血洗 道指狂泻1175点 收评:两市低开低走沪指跌3.35% 创指大跌5.34% 视频:首位华人献唱!吴亦凡登超级碗LIVE舞台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深圳视察科技类公司(图) 獐子岛公布调查结果:扇贝是被“饿死”的 证券时报:股市不是用来炒的 是用来价值投资的 深圳市委书记与市长会见刘士余:助更多科技企业上市 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能超美国?从数据看或在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