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体育的解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0:22 中国经营报

  邓小平说过,改革就是一场革命。如果从社会层面和个人的私生活领域来看,的确如此。就拿体育来说,无论是体育精神还是训练和比赛机制,以及我们的体育文化,都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的渐进性和自发性让人们丧失了应有的敏感,以至于很少有人觉察到这种变化。

  改革之初,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以3:2战胜日本队,七战七捷,夺得世界杯冠军。就在当天晚上,北京大学的学子们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国人无不振奋。接着1982年,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中,李宁一个人夺得共7个项目中的6枚金牌。1983年6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预选赛比赛中,朱建华刷新了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今天,这些运动员肯定会成为人们喜爱的明星,如同姚明、刘翔、郭晶晶。人们会自然地把他们当做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首先会被认为是他们的天才与努力的结果。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些人却是民族英雄。他们的荣誉属于一个具体或者抽象的集体。社会酬报他们的是尊重和荣誉,而不是财富。在他们的成功中,意志和道德力量最为人们关注,也最能打动人。郎平和李宁后来的人生道路也正是他们适应世道变化的结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这些变化背后是否有着更深刻的原因?

  在改革之前,我们都知道,身体是属于国家的,是心灵的工具。每个人都是一个螺丝钉,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发光发热,都是党的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身体是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工具。心灵和道德是重要的,我们要通过不断的运动来净化自己的道德,而和身体相关的欲望和美,都是肮脏的、脆弱的,它会危害和腐化我们的灵魂。因此,要狠斗私字一闪念,要克服和压制来自身体的欲望。身体的美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那个时候的体育教育和训练中,意志和道德品质高于一切,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并不重要,甚至好成绩本身就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了自己的实践,改造了自己的思想。

  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思想开始动摇了。体育被当做一种强国的手段,至少是象征。在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成功中,运动员们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鼓舞。在80年代,运动员在获得胜利后的感谢中,常常会本能地说,这些荣誉属于祖国,属于人民。在最初的时候,这种情感是真诚的,高尚的。虽然在今天想来女排姑娘们带来的那种喜悦和激情已经恍若隔世了。

  慢慢的,这种情感开始消退,成绩成为衡量训练的唯一标志,成为像政绩一样的东西。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成绩变得至关重要。虽然技术本身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一切都是为了比赛的成绩。运动员本人是被隐藏在这些成绩后面的。成绩是属于国家的,属于民族的。何智丽事件和马家军的突起与瓦解是这种体制最富戏剧性的表现。1987年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代表团教练组决定,在半决赛中中国运动员何智丽和管建华的比赛中,让管胜出。但在比赛进行中,不听话的何智丽却一举击败了管建华。在那个下午,没有人去理睬何智丽,也没有人对她进行指点,在晚上的决赛中也是如此。在有着悠久让球历史的中国乒乓球队里,何的这种做法是大逆不道的。事实上,她后来也不得不远走日本。马家军的历史就更是如此,马俊仁的训练方法严酷但富有成效,也将这种金牌至上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如果刻薄一点说,在这个时候,运动员是金牌的工具,他们是谁,运动是否给他们带来快乐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教练手中的行货,是教练成就、政绩的标志。运动员自己也是这样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运动的。他们奋斗的唯一目标,成功的唯一标志就是金牌。对体育界整体而言,其他的一切都要为奖牌服务。这就是举国体制。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