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势 弱势 见机行事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0:23 中国经营报
中国一家ISV的战略合作部负责人曾向记者抱怨过:“IBM本地化做得非常好,我们有什么事情直接沟通,他们一般都能直接拍板。但微软本地化做得还差得很远,我们做活动的新闻稿都要他们总部去审,做一个授权的牌子也要在总部做。” 虽然现在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都强调重视本地化,但真正能够做到多大程度的本地化,还依赖于领导人能力。强势的领导人能够争取更多自主权,弱势的领导人只能执行总部的战略。但强势、弱势并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而且强势与弱势之间还可能随时转换的。 比如AMD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 2002年加盟AMD负责大中华区业务,当时没有人看好AMD在中国的业务。她是最了解跨文化沟通的不易,在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上,需要经过反复的、不厌其烦的沟通,才能最终获得总部的支持。就这样,AMD中国变成AMD最成功的一个市场,并且成为阻击对手英特尔的战略要地。郭可尊是从弱势赢得了强势。 再比如SAP“最短命”的前大中华区总裁李文俐就是因为过于强势而遭提前“下课”。在李文俐之前,大中华区由西曼带领了十年,西曼稳健低调,虽然不是中国人却很懂中国之道。由于近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SAP希望换一个人来加强业绩。李文俐上台后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对外言辞激烈,富于进攻性,不像西曼那么斯文;对内进行了中高层大换血,期望做彻底改变。但他的改革没有成功,他上任仅8个月就遭“下课”。 在中国区领导人与总部的沟通当中,强势与弱势之间随时有可能变化,不同的上级领导、不同的市场阶段、不同时期的战略要求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沟通的结果。 互联网站内 中国经营报记者:董军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