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产大飞机正搅动中国民用客机制造业的利益格局(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09:48 中国新闻网

  “‘适时’这个词用得非常好,因为大飞机这个项目还没有正式立项。但我们国家上大飞机的决心已经下了,已经有了方向,而此前是没有这个方向的。”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

  无疑,“适时启动大飞机”令民用航空工业人士对大飞机的未来充满憧憬。“这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第四次提出大飞机研制的计划,这是一个机遇,不能再错过了。”3月17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在一次会议上呼吁说。

  而一年前刘大响院士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也曾表达过大飞机研制工作的紧迫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还没有自己制造的大飞机,那么有可能到2030~2040年都不会有。”

  可以说,大飞机研制工作在今年终于被列入国家规划,与一批专家学者的积极推动密不可分。2003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珩联合中科院20多名院士上书温家宝总理,就发展我国大型喷气运输机提出了建议。建议得到温家宝总理的重视。

  2003年11月,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大飞机项目论证组”开始调研和专家论证。到2004年年中,论证工作基本结束。随后,作为国家科技部“2005年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之一的《我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由

北京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完成并提交。

  大飞机项目论证的过程其实就是各部门利益博弈的过程。一位参与了论证的专家告诉本刊记者,关于大飞机要不要搞和能不能搞,专家组的意见是一致的,即大飞机一定要搞,而且我国也已经具备了上大飞机的能力。关键的问题在于,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在如何搞方面,存在着太多的意见和分歧。

  “民航、部队、航空工业等,再加上地方,各个利益集团不仅在观点上,更重要的是在利益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议。”这位论证组的专家对本刊记者说。

  就在中央政府对于大飞机研制工作明确表态之后,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6位专家,就开始联名上书国务院有关领导,“建议将上海作为大型民机产业发展的基地”。而上海的一些参与了运10研制工作的老专家也开始建议选址上海。

  在大飞机项目并未正式立项的时候,一场关于未来大飞机制造地点的“公关战”似乎就已经打响,并有了所谓“干(线)支(线)之争”“东(上海)西(西安)之争”“军(机)民(机)之争”的说法。与此同时,国外飞机制造商也再次对中国大飞机项目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