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投资 > 正文
 

人民币理财前景不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02:2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自2004年,内地商业银行推出第一只固定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之后,短短半年内数百亿个人储蓄汇集到了商业银行的这一新兴业务之中。但自2005年3月起,这种方兴未艾的投资产品却并未出现人们早先预计的急速膨胀,取而代之的则是收益率的下调,新产品的暂缓发售。

  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市场转变?人民币理财又将走向何方?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理财专
家表示,这是银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正常市场行为,对于普通投资者,也应该从理性的角度看待这一转变。

  “通过产品发售,商业银行在募得理财资金之后,将其集中投入了债券市场与货币市场,银行通过投资央行票据、短期债券、债券回购等传统业务来获得收益,再将其中的一部分转分配给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这就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中行理财专家解释,“在这一模式中,银行依靠债券市场及货币市场进行投资,势必会受到央行利率调整的影响。”

  3月17日,央行下调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利率,从1.62%下调到了0.99%。这一举措使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收益减少,一部分超额准备金从央行分流到其他相对收益稍高的市场中去,短期投资市场中债券等产品收益率因资金的大量涌入而明显降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获利空间由此而压缩,各家银行暂缓新品发售也就可想而知了。

  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后,人民币理财产品又将如何发展?中行理财专家分析,决定今后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是以下两个:第一、取决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央行调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可被视为一个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短期货币市场将会因为资金充裕而无法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这样一来,各家商业银行续推新品的日程将可能延后。

  其二、取决于相关政策的走向。从实质上来看,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与货币市场基金并无太大区别,这就对金融机构分业经营提出了挑战。银行与基金公司在面对同样的市场时,却要受到不同的监管与限制,这显然是存在矛盾的。同时,大范围推广人民币理财产品,必将对央行法定存款利率产生影响。

  鉴于此,人民币理财产品因受收益水平的剧烈变化,短期内沉寂的可能性较大,而其后势发展也将视国家货币政策及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而定。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理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