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合肥“大市场”的十年之痒(业态探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1:10 人民网-市场报

  祁海群 赵华

  尽管合肥的专业批发市场历十年磨砺,气候渐成,但这些年来,值得思考的经验教训也是始终与其相伴生的,人才、观念、技术等也在困扰着市场的进一步做大。

  十年磨砺成气候

  提到最早的专业市场,城隍庙、周谷堆、坝上街似乎可以当仁不让地成为“元老”;但业内公认的是,合肥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正式起步,却是以安徽大市场的诞生为标志。

  上世纪90年代初,合肥本土商户受沿海发达地区商潮的影响,再加上比较知名的商业企业如信地集团、新长江集团、国邦集团等纷纷看中并在合肥落户,并由此而产生的经营理念和观念的强烈冲击,使得本土商户争相投身竞争。

  1995年,安徽大市场开工建设,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占地超过100亩的大型综合商业批发集散地。它暗含的深意不仅仅体现在规模上,更标志着商贸流通企业的价值取向,由放开经营、划小核算单位向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转变。

  1997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兴建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长江批发市场开始营业。其占地205亩,计划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办法,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远景方面,都遥遥领先。

  1998年8月,省内最大的融建材产品展示、交易、信息、储运、加工、配送和相关配套设施为一体的专业化、综合性建材市场———安徽红旗建材批发市场投入运营。

  此后,合肥商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国有、集体及其他社会商业,糖烟酒、副食品、粮油食品、家庭日用杂品、服装、鞋类、体育用品等各个行业纷纷开展连锁经营。商业企业急剧增多,各类专业市场不断涌现,前景看好,逐渐成为当地居民主要的生活消费和购物场所。特别是2004年,白马服装城、家乐福、易初莲花、百脑汇等大型专业市场相继开业,并在合肥市场全力开拓。

  “这标志着外商企业的大量进入,新的竞争格局及经营模式创新即将形成。”一位专业人士这样评价合肥商贸流通业十年后的今天。

  面临“圈地运动”?

  如今人们徜徉在被称为“合肥外滩”的滁州路南段时,很难想像这里在两三年前还是一个名闻遐迩的水果批发市场。坝上街,这个曾经被中国金农网、中国农产品交易网列为全国重点的知名水果批发市场,如今似乎已近销声匿迹。

  一位曾在市场里经营的商户,用“只要有摊位就不愁挣不到钱”来怀念当时的情景,那时,由于商品上市早下市迟、经营灵活、门槛较低、昼夜交易等原因吸引了大批经营者,市场人气兴旺,熙来攘往,好不热闹。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沿河路改造,坝上街水果市场被拆迁,坦白地说,是拆而未建。部分经营户搬到了周谷堆市场和坝上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些经营户则卷了铺盖卷。坝上街水果市场自此消失。

  “这一方面有市政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管理者未重视到市场的品牌价值,说拆就拆了,毫不心疼,如果能够理顺关系,协调规划,坝上街市场迁而不倒,并不是一件难事。”省城某开发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初,他们曾经对市场的再建表示出了极大兴趣。

  类似坝上街水果市场的兴衰轮回,随后继续上演,2003年,合肥瑶海家具世界被轰鸣的推土机夷为平地,这座1996年初诞生的省内最早的专业家具市场,其经营户部分分流到旁边的原“天香电子城”,部分被吸引到原家具世界位于火车站后的新址,“还有很多商家搬到其他市场去了,比如环宇、万国等,因为与原来的市场相比,新址的地理优势不再明显。”一位商家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很多专业市场所处的地段含金量日增,势必吸引了开发商的强烈兴趣,进而高价圈地。“在市场杠杆的调节下,专业市场被他人‘圈地’的现象,今后还会大量上演。”

  问题是,很多专业市场经过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培育,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同时还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旦“被圈”,如何保存元气?迁建他处,如何尽量少地不流失商家,重新积聚人气?面对高额的“补偿费”,这些关系到市场发展命脉的要害,还能被慎重详细地加以考虑吗?

  “大市场”的乐与忧

  “目前,合肥商贸流通业已基本形成了各种经济成分并存,业种业态比较齐全的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止,合肥共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100余家,涉及业种20多个,专业市场20多个,年成交额100多亿元。”去年初,一位曾在安徽大市场供职的人士拿到了上述一串数字,数月后,他便被省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重金挖走。“但我更想强调的,是他们所面临的观念落伍、资源分散、人才短缺的现实难题。”

  在采访中,合肥不少专业市场的开发经营者也都反映:企业不是没钱,更不是不想扩张,而是管理人员跟不上。此外,近几年外资企业不断增多,扩张速度加快,促成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今天你挖我的人,明天我用更高的工资待遇挖你的“墙角”。再加上本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人才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又使得商贸流通业人才成长缓慢。“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合肥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位市场的老总坦言。

  除了人才瓶颈,资源整合这块软肋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合肥的专业市场是“大型企业不大,强势企业不强”,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航母”还没有,所以,应积极启动自由联盟,组建合肥商贸流通业的“联合舰队”。

  《市场报》 (2005年01月11日 第二十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