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2003上市公司年报专题 > 正文
 
03年报之二:新增长周期下上市公司亮点不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 06:16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相关文章:

  2003上市公司年报报告报告之一:上市公司业绩与国民经济高度相关

  2003上市公司年报报告报告之三: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进一步显现

  2003上市公司年报报告报告之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加速上市公司股权转让

  2003上市公司年报报告报告之五:上市公司发展呈现区域不均衡格局

  2003上市公司年报报告报告之六:多数板块业绩增长跑赢所属行业

  2003上市公司年报报告报告之七:上市公司资金运用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2003上市公司年报报告报告之八:2004年上市公司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

  2003上市公司年报报告报告之二:新增长周期下上市公司亮点不断

  去年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尤其是和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板块其业绩更是超常增长,股市的晴雨表功能越来越显著,亮点不断。

  去年宏观经济全面走强为上市公司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全面好转,总体业绩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上市公司赢利能力持续增强,绩优上市公司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具备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上市公司数量在迅速上升。

  随着上市公司赢利水平的提高和自身造血功能的增强,企业开始重视回报投资者,与200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分红派现稀少成鲜明对比,2003年全年上市公司分红派现尤其大比例送、转增股本现象火爆,高派现、高送转上市公司数量创出历史新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商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中国去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资本竞相追逐的热点区域。受此影响,去年外资并购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并购对象选择、并购方式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去年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热点高速增长的带动下,经济发展明显摆脱了连续多年依靠积极财政政策维持扩张的被动局面,开始出现企业自主投资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主要动力的自主扩张势头,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稳定性明显增强,投资、出口连创新高,全年GDP增长达到9.1%。受此影响,2003年上市公司业绩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尤其是和消费结构升级相关板块业绩更是超常增长,股市的晴雨表功能越来越显著。随着上市公司业绩趋好及机构投资者的增加,高派现、高送转上市公司数量创出历史新高,证券市场亮点不断。

  业绩大幅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去年宏观经济全面走强为上市公司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全面好转,总体业绩实现了跨越式提升。2003年两市上市公司(包括A、B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57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8%。实现利润总额1904.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37%。实现净利润1268.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利润总额增速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快5.09个百分点,企业的获利能力明显提高。各项费用及成本支出基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003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的增幅为24.86%,而三费(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8.20%,增幅比主营业务利润低6.66个百分点。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每股收益为0.195元,较2002年度增长31.9%,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37%,较2002年增长26.71%,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见图1)。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绩优上市公司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具备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上市公司数量在迅速上升。共有29家公司的每股收益超过0.75元,每股盈利1元以上公司12家,上年分别为24家和9家。亏损家数从前年的173家降低到152家。从2000年开始,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连续三年提升的上市公司有59家,连续两年增长的公司则多达500多家。这些上市公司分布在石化、汽车、交通运输、医药业、制造业、金属与非金属、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综合类和零售行业,公司的主营业务非常清晰,稳健增长趋势保持得很好。

  承接2003年年报业绩大幅增长的态势,上市公司2004年首季业绩实现开门红,沪深两市共有1311家公司披露季报,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070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3%,同比分别增长37.77%和40.22%。在上市公司业绩趋好的同时,企业的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利润分配水平显著提升,说明上市公司业绩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和真实性。

  截至2003年底,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达到53665.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5%;股东权益达到17179.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在资产总额和股东权益快速增长的同时,企业的资产质量状况明显改善,2003年底上市公司流动资产总额16549.54亿元,流动比率为1.03,流动性有所增强。2003年上市公司业绩提高的真实性也可以从审计报告意见中得到验证,2003年共有104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带解释性说明段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总数的8.09%,较2002年的13.36%下降了5.27个百分点(见表1)。

  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回报投资者,高派现、高送转渐成潮流

  随着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和自身造血功能的增强,企业开始重视回报投资者,与200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分红派现稀少成鲜明对比,2003年全年上市公司分红派现尤其大比例送、转增股本现象火爆。目前共有655家公司推出分红派现及送、转增股本预案,分红派现总额554.3亿元,送转增股本总额为403.4亿股,平均每股分红派现0.1285元,平均每股转增股本0.4822股,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良好,现金流充沛,有能力对股东进行回报。2003年推出优厚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达196家,远远超过2002年的89家。

  上市公司派现数额大、送转股比例高成为2003年上市公司分配方案的普遍特征。推出高送转方案上市公司增多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比重提高有很大关系,结合基金2004年一季度投资组合,和各基金前十名重仓股的数据分析表明,191家送转公司中,有30家公司股票一季度内被基金增持。这表明投资者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用脚投票,他们已经开始介入上市公司的战略部署和分配方案拟定,成为用手投票的积极型投资者,这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很大促进作用。成熟市场投资者获取回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定期获得现金分红,因此股息率成为重要指标。如在香港股市,投资者对股息率与市盈率一样重视。股息率也是巴菲特投资的选择之一。去年巴菲特大举增持中石油,公司6%左右的高股息率是其被巴菲特看中的重要原因。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股息率已成为不少券商和基金判断公司价值的新标尺。

  一是高比例派现创纪录。去年上市公司分红派现总额和派现比例均大幅增长,总额达到553亿元,相当于利润总额的41%,2003年分配预案中包含派现的上市公司共计594家,占拟分配公司的93.54%。此外去年每10股派现比例超过3元(含税)的有70家,占总派现公司的11.95%;超过4元(含税)的有26家,占派现总家数的4.55%,而2002年上述两个比例则只有9.06%和2.91%。去年A股股息率超过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公司占总数25%,明显超过去年,高股息率公司的增加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从板块分布看,钢铁板块的表现最为突出,在股息率排名前十名的公司中,钢铁类公司就占了一半。以更长的周期看,高股息率类股票的走势稳健,抗跌性较强,是很好的中长期投资对象,在物价见涨、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一些高派息公司的投资价值日益凸显。

  二是高送转方案蔚然成风。去年共有19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送股和转增预案,比2002多66家,比2001年多58家,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其中每10股送转10股的公司高达34家,较2002年的14家猛增了142.86%。送转比例在每10股送转5股以上的也有90家。其次191家公司送转股数合计约为418亿股,也远超过2002年的168亿股和2001年的125亿股。就送转股的比例看,2003年送股比例最多的为五粮液(资讯 行情 论坛),其每10股送8股的分配方案高于2002年10送6的华侨城(资讯 行情 论坛);转增股本比例每10股转增10股的多达19家,较2002年的6家增长了216.67%。另外,2003年上市公司分配预案中送股比例高于10送3的有21家,占拟送股公司的24.71%,而2002年的比例只有12.73%;转增股比例大于10转增5的则有36家,占拟转增总家数的51.22%,2002年的比例为37.5%(见表2)。

  证券市场外资并购迈出实质性步伐,并购方式不断丰富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商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中国去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资本竟相追逐的热点区域,而加入WTO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而国家在政策上也对外资收购国内企业提供种种便利,如《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规章的相继实施,使得中国引资的方式和手段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和方式,2003年12月9日,银监会《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出台,较为敏感的金融行业,也正式完成了对外资开放的立法立规程序,标志着我国可以对外资开放的行业都敞开了大门。市场环境的改善预示着外资并购将进入一个新的加速发展阶段。以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收购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5%的股权为标志,拉开2003年外资收购国内上市公司股权的序幕,全年披露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数量为12家,与2002年相比有大幅增长,并购对象选择、并购方式等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是在并购对象的选择上,外资关注的重点已从制造业向交通、港口等基础型行业和银行、保险、证券金融、咨询服务领域转变。外资并购范围越来越广泛,渗入的程度越来越深。外资对国内感兴趣的产业包括国内潜力巨大且高速增长的市场;低廉的制造成本;在国内具有一定品牌优势的企业。跨国公司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国有企业的股权重组,他们看中的是那些市场前景好、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那些技术落后、包袱沉重,没有市场潜力的企业,难以成为外资并购的对象。

  二是外资并购已从原来的占领市场向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从利用劳动力等传统的比较优势要素向利用优势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转变,外资公司十分重视被收购对象的销售网络以及生产设施等条件,并将其视为在中国进行收购活动的关键所在。如春晖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外资并购案例,外资已经由原来的生产领域向生产的上游资源领域和下游的销售领域转移,意在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从美国AB公司通过认购青岛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股权以结成战略联盟来看,外资进入中国已从利用劳动力等传统的比较优势要素向利用优势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转变。汇丰银行参股上海银行、平安保险,美国国际集团对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投资以及花旗银行收购浦发银行,都说明了这一点。

  三是追求长期利益和战略目标成为外资并购的主要目标。外资并购直接发生在上市公司的并不多,很多是发生在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身上,或者通过与大股东的合作而涉及上市公司,显示外资并购并没有以追求短期财务利益而对上市公司的壳给予更多的关注,追求长期利益和战略目标是外资并购的主要目标。例如东方热电(资讯 行情 论坛)公司控股股东石家庄东方热电集团有限公司于2003年11月2日,与加拿大汉博和汉博有限公司(HARP-ER&;HARPER,LTD)签署东方热电集团国有股权转让意向书,拟对其进行股权重组,出售部分国有股权,使其成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有限责任公司。

  四是并购以相同或相近产业为主。在2003年外资并购中,有近70%的上市公司收购方主营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一致。如在柯达公司收购乐凯胶片(资讯 行情 论坛)案例中,柯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主营胶片生产与投资,乐凯胶片的主营也是胶片生产经营。产业并购的就是收购方与目标公司主营业务相同或相近。

  五是外资并购的收购溢价相对较高。随着上市公司并购规模的扩大,国内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平均溢价率从1997年的33.96%,下降到2002年的10.71%,但在2003年的外资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市场上,国有股转让却普遍出现高溢价率的现象,如在华润轻纺收购华润锦华(资讯 行情 论坛)的案例中,国有股转让溢价率为75.39%;在柯达收购乐凯股份案例中,国有股转让溢价率为192.25%;在12月份公告的纽卡斯尔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重庆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5000万股国有股的案例中,更是创下了国有股转让溢价率达320%的天价。

  消费结构升级助推相关板块业绩超常增长,晴雨表功能显著

  2003年宏观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跃上新台阶,汽车、房地产等消费热点持续火爆,固定资产投资更是高速增长,道路、港口、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花,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大型投资项目继续推进。2003年房地产完成开发投资1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全年商品房销售额7671亿元,增长34.1%,其中销售给个人增长35.8%,所占比重为92.5%,个人购买已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汽车工业增势强劲,全年汽车产量449.65万辆,增长33.3%,其中轿车产量202.0万辆,增长幅度高达85.0%。而房地产和汽车的快速发展,必将拉动钢铁、建材、化工等产品的热销,使得这些行业保持高速增长,从而惠及这些行业内的相关企业。从主营收入前100家上市公司的分布来看,钢铁、石化、汽车、金融和能源这五朵金花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些上市公司也是2003年市场上表现最为抢眼的股票,它们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力军,此类行业又是2003年以来宏观经济表现最为突出的核心行业,说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大,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晴雨表功能也越来越显著,这对于今后的投资理念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见图2)。

  一是以钢铁为代表的金属冶炼行业。该行业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41.04%,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为38.91%,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为52.24%,说明金属冶炼行业受益于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综合成本费用率有所下降,收入与利润协调性好。2003年金属冶炼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498499.34万元,较2002年增长72.96%,其中营业利润增长70.18%,投资收益降低11.00%,营业外收支净额降低1.17%。行业景气程度明显上升,整体表现为产销两旺。钢铁类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53元,同比增长60%,其中建筑用钢为主的上市公司业绩上升幅度最大,达73%;板材类次之,上升幅度达37%;特钢类业绩下滑幅度达36%。

  二是能源电力行业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21.60%,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为20.40%,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为24.66%,说明能源电力行业综合成本费用率有所下降,收入与利润协调性良性发展。2003年能源电力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705006.74万元,较2002年增长30.66%,其中营业利润增长29.63%,投资收益增长77.04%,营业外收支净额降低4213%。35家最先公布年报的发电类上市公司2003年共实现主营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22.62%,净利润同比增长34.42%,电力设备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51%,净利润同比增长29%。

  三是化工行业。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29.02%,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为29.15%,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为31.21%。2003年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105766.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61%,其中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5.13%,投资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长22.84%,营业外收支净额比去年同期降低210.73%。化工行业市场需求大幅上升,整体表现为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平均每股收益0.19元,同比增长20%以上。

  四是以汽车为代表的重工制造行业。2003年重工制造行业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为31.07%,实现利润总额1425074.85万元,较2002年增长299.17%。其中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03.40%,投资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长108.23%,营业外收支净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1.83%。重工制造行业受益于国民经济投资的快速增长,在扩大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重工制造行业高成长时期已经到来(见表3)。

  主业转型公司冰火两重天

  资产重组和主业转型是证券市场永恒不变的主题,多数主业转型公司是在硬撑到自救无门、无路可退甚至被ST处理后才匆忙重组转型的,这种带有应急、救火性质的被动转型约占转型公司的80%以上,重组和转型效果自然难以保证。少数公司的转型是通过投资新领域、开工新项目、置换资产等手段另辟战线、试水新业、主动完成的,此类公司占主业转型公司的比例不到10%,但转型后几乎全部实现了业绩的稳步甚至大幅增长,与被动转型公司形成了鲜明对照。2003年有超过10%的上市公司已经实施了主业转型,其中50%的公司转型大功告成或初战告捷,35%尚不能充分显示转型效果,约15%的转型公司2003年报显示其转型失败(见图3)。

  转型公司的业绩表现与其转型时间长短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2003年度业绩改善的转型公司一般是在2002-2003年度期间实施转型的,其中的ST和*ST公司近70%能够扭亏为盈;而转型效果不佳的公司中,50%以上是2001年以前实施转型的,其中相当部分如今正披星戴帽,在转型三年后重又陷入需要寻求新方向的困境中。2000年以前实施主业转型的公司中,至今鲜有能够实现再融资的,也从侧面表明转型之后很难富过三年。如*ST鼎天(资讯 行情 论坛)1998年被四川鼎天集团入主后,一直致力于信息产业的转型,但长期未见收效处于惨淡经营的境地,并成为深沪两市首家发布将要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的公司,2003年底绵阳高新投资(控股)集团入主公司,借助财政补贴勉强暂时扭亏,并重新开始了新一轮向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物业管理及市政建设产业的转型之旅。

  业绩与转型主动性呈现正相关关系。那些即将面临退市才匆忙转型的公司,病急乱投医,对新的产业根本不甚了解或对象选择错误,效果自然不如准备充分、具备天时地利的主动转型公司。如广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与广钢集团进行资产置换,主营转为冶金产品加工配送、气体生产并逐步迈向现代物流业,2003年业绩大幅增长。福星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主业由钢丝绳转向房地产并涉足光纤、生物等领域,2003年度业绩也大幅增长。

表1:上市公司2003年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 2003年度 2002年度 同比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25570.9 19933.5 28.28
利润总额亿(元) 1904.72 1428.2 33.37
净利润亿(元) 1268.29 912.3 39
资产总额亿(元) 53665.04 44664.11 20.15
股东权益亿(元) 17179.77 15646.63 9.8
加权平均每股收益 0.2 0.15 31.9
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元) 2.65 2.55 4.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 7.37 5.82 26.71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元) 0.54 0.59 -9.09

表2:高送配上市公司分配情况一览表

股票简称 利润分配方案(含税) 股票简称 利润分配方案(含税)
中集集团 10转6派3.8元 亚宝药业 10转5派1.8元
吉林敖东 10转5 浙江龙盛 10转10派2元
燃气股份 10送2转8派0.7元 白唇鹿 10转10
云铝股份 10转5派3元 金山股份 10送2转5派0.5元
五粮液 10送8转2派2元 国电南瑞 10转5派2元
双汇发展 10转5派7元 时代新材 10送2转8派0.5元
津滨发展 10转5派0.30元 士兰微 10转10派2元
亚华种业 10转6 杭萧钢构 10转10派1.5元
东风汽车 10送3转7派2元 中创信测 10转10派2元
华能国际 10送5转5派5元 黑牡丹 10转10派5元
三一重工 10派5元 华海药业 10转8派2元
宇通客车 10转5派4元 太行股份 10送4转6派1元
海泰发展 10送2转6派0.5元 康缘药业 10转7派1元
莱钢股份 10派5元 安阳钢铁 10转5派2.5元
乐凯胶片 10派5元 天地科技 10转6
雅戈尔 10转7派5元 长电科技 10转6派0.5元
伊力特 10转10派2.76 新安股份 10转7派1.2
金宇集团 10转10 福耀玻璃 10送3.5转6.5派3元
紫江企业 10转6派3元 北亚集团 10转5
航天信息 10派9元 厦门国贸 10转8派1.5元
亿阳信通 10转10派5元 国电电力 10转6派0.4元
烟台万华 10送2转5派2元 钱江生化 10转8
振华港机 10转6送4派2元 星湖科技 10送1转5派1.5元
大厦股份 10送4转6派1元 广钢股份 10转5派2.7元

表3:2003年四大高增长行业经营情况一览表

行业 利润总额
(亿元)
利润总额
增长%
主营业务利润
增长%
营业利润
增长%
投资收益
增长%
营业外收支
净额增长%
金属冶炼行业 349.85 72.96 52.24 70.18 -11 -1.17
能源电力行业 270.5 30.66 24.66 29.63 77.04 -4213
化工行业 410.58 41.61 31.21 55.13 22.84 -210.73
重工制造行业 142.51 299.17 31.07 303.4 108.23 31.83

  (上海证券报 国家信息中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年报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湖南嘉禾沈阳拆迁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