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刘海明:医改当绕开政府主导体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16:43 新浪财经

  □刘海明

  第一次医改以“基本不成功”告终。这意味着,医改还得重敲锣,另开张。打仗,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改革,则是理论先行。究竟什么样的医疗体制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们拿出几套方案,供政策决策者参考。现在,这样的医改“菜单”出笼了。

  “我主张政府主导型的医疗体制。但是要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新设计我们的医改方案。”3月31日,在一个小范围的研讨会上,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抛出了新的医改处方。(《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4月4日)

  “中国

医疗体制改革课题组”,从这个名字看,就知道来头不小,其成员的观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走向。正因为它事关国计民生,该课题组的任何一个建议,都将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不客气地说,课题组负责人主张“政府主导型的医疗体制”,实在出乎笔者的预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上一轮的医改,即便不是政府主导型的,也是政府参与型的。最终的改革结果,连

卫生部官员也不得不承认:基本不成功。如果重新开展医改,依然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医改体制,政府部门能不能汲取上次医改的教训,确保第二轮的改革万无一失,必须成功,让政府自己放心,令全国绝大多数百姓满意,不知道即将参与医改的官员敢不敢在启动新的医改前,集体向全国人民宣誓,并愿意承担医改再度失败的责任,以及将承担的具体责任是什么。我想,李玲教授的这个建议一旦被国务院采纳,将所有的参与医改的官员推倒了风口浪尖上,心里最忐忑不安的该是医改的践行者,而非医改理论的提出者和民众。

  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并不意味着凡事都要由政府主持。曾几何时,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界,都能以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理所应当由政府当“主持人”,不这样,好像就不是社会主义似的。其实,这是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莫大误导。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是全能的,在许多问题上,有些是其必须亲自做的,有些则是由其指导做的,而有的事情,只要监督好,用不着自己去主持、去参与。先前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实践证明,不是政府没有主导过,没有参与过,也不是政府没有尽心,而是政府主导,不是理论上设想的那样,问题迎刃而解,改革水到渠成。即便按照李教授所说的那样,设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由该部门统筹体制改革,说穿了,不过是走中央集权改革的老路子。卫生部不是没有履行过类似的职责,其他部委不是没有配合过医改,可惜,靠行政手段搞医改,只能加重医疗体制中固有的弊端,受害的还是老百姓。改革不是演戏,这次不行,导演喊停,接着重来。改革失败不起呀。

  笔者以为,医改当以市场主导。政府的责任,在于搭建好法律的平台,在于监督。让医院主动替他们的上帝提供低价、优质服务,不能靠政府挥舞着鞭子威胁,而是靠公平的竞争迫使他们不得不“

为人民服务”。政府主导型的建议,是政府全能思维的延续,因而是危险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