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姜汝祥:中国当红的企业家整体而言已经过时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11:05 南方都市报

  推荐

  中国当红的企业家就整体而言已经过时了!中国当红的企业有几个能够再活十年?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一是因为现在企业的经营法则和模式已经与以前完全不同;二是企业面对的对象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我看来,要么超越自己,要么激流勇退,是王石、柳传志他们这一代企业家必须作出的历史选择。

  柳传志为什么分拆联想?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因人设事”,就是因为有杨元庆和郭为的两虎相争。这本来是最简单不过的错误逻辑,但为什么这样一个明显的错误,中国整个企业界却对此表现出“集体的沉默”呢?答案在于,这是一个文化现象而不是个人现象。

  中国的企业家群中也有清醒者,如王石就曾明确坦言:20世纪80年代创业的企业家们已经习惯了一种模糊的运作方式,因为他们赖以起家的市场是无序的,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今天的市场已经开始变得规范和透明,那种赌博式的创业冲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成功机会,企业经营法则和模式已经与以前完全不同。

  一方面企业家经营企业的制度环境,也就是利益来源的方式上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就是我们讲的文化环境,从“人”的观念方面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这两个方面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来说,正在造就一个我们梦寐以求的黄金时代。但这种繁荣与趋势,对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却可能构成了双重的挑战与困境。

  问题是危机与压力从何而来?如果环境不能提供给我们危机与压力,那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自我制造危机,自我加压,这就是所谓的“自觉之路”。很不幸的是,任何历史时期,自觉永远都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这一点意味着,目前相当一批正当红的企业,基本上注定了最后的结局: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沦为过客,昙花一现。

  中国改革这20多年,中国企业所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始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启蒙进程。这场启蒙运动的实质,就是要让企业不是通过资源垄断和权力经济做大做强,而是回归到像宝洁、摩托罗拉那样的做大做强:通过培养员工独立的商业人格来获得文化动力,通过制度化、组织化的管理获得持续保证,而通过对客户价值的尊重与把握获得增长动力。(原载4月4日《中国商业评论》,作者姜汝祥,本报有删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