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铁路春运过程中的紧张局面,1月24日《新京报》刊发社论《春运高峰对铁路提出新考验》,认为应当进一步解决旅客购票难等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春运高峰问题,还需要政府加强对铁路布局的全盘规划以及铁路自身的机制改革。笔者想就此补充一点意见。
目前铁路春运压力过大,确实与其自身营运能力不无关系。但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
问题就是,目前铁路运输承载的春运“包袱”实在过于繁重,而其他运输方式尤其是航空客运未能起到足够的弥补和“分流”作用。
笔者乘机飞往乌鲁木齐过年,单程机票全价为2400元,按眼下打八折计算,仍需支出近2000元的票价;而火车硬卧票也就七百余元,硬座票更为便宜。如此巨大的价格之差,实际上反映出在铁路客运和航空客运之间还存在一个较大的“空当”,以致二者之间难以真正起到有效协调、互为补充的作用。那么,这个空当是否应该适当填补呢?
其实,对回家心切的乘客而言,倘若有比普通票价高出一些的富余车票,恐怕也会“趋之若鹜”地购买。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仍然没有太多的旅客愿意另行选择坐飞机归乡呢?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机票的价格实在太贵了,和那些“高价”车票比起来,已远远超出了人们所能“承受”的“涨幅”。
从快捷、便利的服务优势考虑,尤其是对长途客运而言,进一步加大对廉价航空客运的投资建设可能更为适宜,或者说应当努力推广廉价航空服务线路。一方面,政府可以鼓励和扶持一些低价航空公司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在面临春运这样的旅客高峰期时,应当鼓励普通航空公司尽量降低机票价格,而政府可以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能够使原本高额的机票价格,适当“回落”到一个为大多数公众所能接受的水准,从而有效缓解铁路运输压力,并促使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客流能够达到一种均衡的流动和分布。
□吕师(北京职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