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铜 走下“高速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 15:14 《中国海关》杂志

  铜 走下“高速路”

  我国是铜产品的消费大国,进口和出口都维持在较高规模。2006年1-11月我国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以下简称铜)进口185.5万吨,比2005年同期下降21%,金额110.2亿美元,增长28.9%;出口75.6万吨,增长44.5%,金额48.1亿美元,增长115.3%。2007年1-9月,中国共出口铜46.4万吨,共计34.7亿美元。

  铜的大量出口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铜冶炼是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的行业,这种以国内能源、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赚取低廉的加工费维持企业生产的行为并非行业长久发展之计。中国政府对此有明确的态度,就是不支持铜的出口,并已从多方政策加以调控。总体来说,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铜出口在国家的调控下将稳中有降。

  当前铜出口规模较大主要是因为国内、外市场存在明显的价格差异。2006年以来,国际市场铜价保持在高价位运行。国际市场期货铜价一直在6000美元/吨以上,2007年,国际期货铜价有相当长的时间在8000美元/吨以上。铜市场的活跃带动了我国铜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国内铜材加工成本较低,造成国内外铜材存在较大价格差异,不仅遏制了进口的增长,也使出口的动力变得十分强劲。2006年以来,国家通过提高铜的出口税率、取消部分铜产品的出口退税以及不久前实施禁止精炼铜的出口加工贸易等一系列政策,使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但是由于我国铜加工的成本较低,出口后仍然有利可图,因此,出口增势一直比较强劲。

  但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发力,出口高速增长的局面预计将难以为继。

  我国是一个铜资源短缺的国家,又处在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进口量更是大大增长。因此,我国铜业的政策取向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对出口采取严厉的抑制。在铜行业贸易政策方面,“宽进严出”已经得到充分体现。自2006年4月10日起,国内精炼铜以及铜合金的出口暂定税率由5%上调至10%。另外从2006年1月1日起,进口废铜或铜精矿,出口未锻轧铜列入进料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不再审批上述品种的加工贸易合同。目前,国家政策对铜出口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2007年上半年,出口势头强劲的铜材产品出口量也开始逐步下滑,扭转了往年铜材出口增幅持续高于进口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铜材产品进口量51.6万吨,同比小幅下降3.7%;出口量24.2万吨,同比下降14.4%。在全球贸易环境、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的三重压力下,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铜铝产业的调控力度。铜出口肯定会越来越困难,而铜原料的进口渠道将会更加畅通。

  其次,与铜相关的制造业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的转移也将使得中国铜出口的市场相对变得较小。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铜需求进入饱和状态,而且铜消费基数大,增长出现停滞或徘徊都属正常现象。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部分与铜产品消费相关的产业链,也随之迁移到中国。原来在发达国家消费的铜制品,就体现为中国的需求量。正是通过这样的制造业的转移,中国成为了世界加工厂,并带动了铜消费地域的重新布局。在中国对铜需求的巨大增加部分中,实际上有一部分本来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原有的需求,只不过在中国加工制造业处于成本优势的刺激下,出现了铜消费地域分布的重新配置。因此,中国对铜的需求,除了部分自身的实际消费增加外,其实有相当部分属于“替代消费”。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口铜可能会逐渐被中国大量进口铜所代替。

  总的来说,在对待铜出口上,不能片面地追求利润,要充分了解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我国是一个铜消费大国,但是我们的铜储量相对来说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应该在满足国内的需求后,再逐步地考虑开发国际市场。不仅如此,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使别国的资源为我所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