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是什么令中国制造涨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09:5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贸易顺差为1125亿美元,增速与GDP、CPI等数据一样处于历史高位。尤其贸易顺差,其所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被认为是通胀和投资居高不下的源头,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相关数据,就会发现中国贸易存在两个趋势:出口价格上涨以及进口下滑。

  上半年数据显示,大部分商品出口数量增速低于出口金额增速,尤其钢铁出口金额增速是数量增速的近两倍,说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在持续上涨,而且是在去年发生同类现象的基础之上的上涨,因此说,日益庞大的贸易顺差部分原因是价格上涨因素。数据也显示,今年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0.1%。另外,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在主要以美元结算的中国贸易体系中,这意味着中国出口的东西更贵而进口东西更加便宜,汇率因素也是增加顺差以及价格变动的原因之一。

  从进口看,在海关进出口统计的30种重要商品中,有15种商品在上半年的进口增速为负,显示中国进口正在逐步回落。从需求情况看,与2004年以前相比,当年推动

中国经济高速前进的力量是美国的消费需求以及国内重工业化高潮、沿海接收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设备投资等需求,美中叠加的消费、投资需求被解释为“中国需求”,中国对美顺差也被认为是整个东南亚以及韩、日、中国台湾地区的“东亚顺差”,这一时期,中国从亚洲其他地区进口大量的半成品,存在大量贸易逆差。

  但是,2005年至今,这一贸易结构发生逆转,尽管中国对欧美的出口依然高速增长,但从东亚(东南亚)的进口则开始放慢。按年度计算,对中国的净出口占亚洲经济体的GDP的比例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和新加坡等都开始下降,只有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尼例外,前两者因为产业分工密切,而后者主要因为石油贸易。这说明美中叠加的“中国需求”中,因中国重工业化高潮以及产业转移基本结束而影响了进口。

  这带来两个问题,首先,当年产能投资现在开始投产,将导致产能过剩,而国内持续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消费也不会突然放大,对消化这些贸易商品产能帮助不大,因此,出现对外贸的高度依赖。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出现中国持续独享顺差而进口回落的情况,亚洲及其他曾受益于中国需求的国家在

汇率问题上可能采取不支持中国的做法,甚至可能与美欧一起施压。目前,巴西等国已经开始指责中国的汇率。

  如果进一步探讨出口价格上涨的问题,则会发现,目前中国原材料、燃料、电力购进指数在下降,更没有出现2004年前后的能源、资源等短缺以及物流的紧张情况,核心CPI也没有太大变化,同比仅上涨1%。是什么造成了出口价格的上涨呢?必须承认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的生产成本稳步上升,原材料价格一直保持在比上年同期高4%左右的速度上涨,这和2004年和2005年10%的速度相比已经低了许多,当时,中国发生了能源与资源、劳动力的短缺。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呈现出通胀的势态,尤其市场对美元未来持悲观看法,因此,相对仍然有成本优势的中国商品定价能力增强,且具有难以替代性,主要贸易伙伴能够接受成被动型的中国商品价格温和上涨,何况没有到输出通胀的地步。

  目前中国的通胀,主要是因为近年的要素价格改革,要素价格循序渐进的改革,可以起到替代汇率改革的作用,提高中国制造的成本。这种策略在贸易部门表现的比较正面,出口价格持续温和上涨,但在非贸易部分反应强烈,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以及地产上涨,导致第三产业价格上涨压力很大。 

  要素重估以及再分配过程中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推动了农产品价格上扬,但生猪出现未曾预料的供给短缺,给这场要素价格带来变数。地产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减少了供给,加之农产品价格导致的通胀打乱了人们的预期,出现了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基础性的农产品价格因素将导致居民生活成本的提高,势必抬高一切要素价格从而导致中国制造成本持续上涨,只是目前世界过旺的需求能够接受这种上涨。

  相关专题:

  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国内成品油价格酝酿上调

  相关报道:

  五大发电集团向国家发改委申请上调电价

  专家建言防止“涨价风”升级

  天气影响 我国部分地区农产品齐涨价

  原料上涨导致成本增长 方便面平均涨价两三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3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