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煤炭产运需衔接会 > 正文
 

市场规律为什么会失效 煤电双方顶牛精神作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高初建

  自1月1日开始的2006年度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已经开了10天,但有消息表明,煤电双方在会议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顶牛精神”,使此次会议出现了少见的“冷场”,这是耐人寻味的。

  被人们称为“煤炭订货会”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每年召开一次。每年的这个会,重要的煤炭生产企业和主要的用户———发电企业都十分重视。因为,这个会上签下的订单将决定双方一年的供求关系和生产计划。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发电用煤占其总产量的50%以上,自然不会等闲视之。对于发电企业来说,煤多煤少,煤价高低,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不能掉以轻心。那么,如此重要的订货会,怎么“冷场”了呢?

  有消息表明,双方目前按兵不动的原因之一是在价格问题上谈不拢。

  据说,国内的几大煤炭集团都表明了煤炭将要涨价,每吨煤大约涨20元至30元不等。对这样的涨价幅度,发电企业认为,除非电价也跟着上调,否则难以承受。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煤炭订货会与往年最大的不同点是,国家不再对订货会进行行政干预,而是宣布价格市场化,由供需双方在保持煤电价格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合理确定价格目标。

  如果真的按“价格市场化”的要求,市场因素将起决定性作用。而据

国家发改委的预测,今年的市场情况是,煤炭总需求量为21.7亿吨,加上出口需求,约为22.5亿吨。与之相应,2005年4月核定的全国煤炭产能为22.6亿吨,当年新增产能6000万吨,即使考虑到关停部分小煤窑,产能仍然大于需求。也就是说,煤炭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应该不调,至少也要保持不变。

  然而我们同时注意到,煤炭的运输问题对供需双方都是无法忽视的,谁能掌握这一稀缺资源的分配权,谁就能在制定价格方面获取更大的发言权。而据了解,按有关部门设计的方案,煤炭企业在运输问题上有更大的主动权。或许,正是这样一种若隐若现的“干预”,让煤炭企业在订货会上能够更加强硬地提出自己的涨价主张。

  在现行的“煤电联动”机制下,一旦煤炭涨价,电价上涨是迟早的事。一旦煤炭、电力价格上扬,对下游产业的影响也不问可知。但我们更关注的是,为什么在“价格市场化”之后市场规律并没有显示其应有的作用?是我们的企业还没有学会按市场规律办事,抑或是我们的“市场化”根本就不完善、不成熟?但愿尚未结束的煤炭订货会能给我们一个答案。

小调查
您认为煤电双方难以达成一致的原因是:
计划煤市场煤双轨制影响未消除
双方形成价格联盟致谈判难进行
电力行业本身处于垄断强势地位
煤炭行业供给呈现出宽松的格局

您认为如果能达成一致,最大的可能是:
政府将采用干预性措施
电力行业进行价格妥协
煤炭行业进行价格妥协

您认为煤炭价格涨价应是:
一次性涨价,同市场接轨
分期分批逐步同市场接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