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提醒商行调整信贷方向 增强宏观形势灵敏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00:23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高初建20日北京报道】 认为现在"火"的行业将来未必出色资源节约型产业应受重视 “人民银行今年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努力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在今天召开的2005年中国金融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专家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对央行近
吴晓灵主题演讲的题目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创造平稳的金融环境”。有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央行越来越重视货币信贷政策能否发挥其有效作用,关心有关政策出台后是否会由于“误读”而导致政策失灵。 吴晓灵认为,目前确实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她认为,这是“微观主体对宏观政策制定时考虑不够周全的反应”。她说,政府决策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总是尽全力从整体需求去考虑,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时难免有考虑不周全之处,因而造成下面从各自利益出发理解政策,使政策走样。她警告说,如果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会使好的政策失灵,政策的有效性难以发挥,经济运行将进入不正常的秩序。她希望,央行将更多地了解下面的情况,下面也要更多地理解宏观政策的意图。同时,央行在制定政策时也应通过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形成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 在如何体察宏观政策的意图方面,商业银行将成为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一环。吴晓灵要求各商业银行要增强对宏观形势反应的灵敏度,更深刻地分析领会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更多地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做好行业分析。 吴晓灵举出正在制定中的《破产法》为例,提醒商业银行注意,如果这一法律优先考虑“劳动债权”、“经营债权”,而银行债权的位置比较靠后的话,那么,今后银行对企业贷款时,不仅要看它的产品市场情况,可能先要看它是否有拖欠工资、拖欠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问题。否则,一旦该企业出了问题,进入破产程序,银行的风险将加大。 吴晓灵进一步提醒,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一次性能源、土地和淡水的制约,产业政策必将向资源节约型调整,贷款投向也应相应调整,以减少未来损失。她指出,商业银行要做好行业分析,要注意现在“火”的行业未必是发展方向,贷款思路要有科学性、前瞻性。 得知吴晓灵参加今天的会议,本报记者极想了解央行的货币政策特别是汇率政策会有何种“出其不意”的调整。但无论是会上提问还是会下追问,吴晓灵口风甚严,未做明确表示。 不过,通过与业内专家交流,记者认为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政策方面的“出其不意”似乎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下一步新政策出台的时机将是出其不意的,其选择的时机将最大程度地避免投机者的炒作;其二,现行浮动汇率的浮动幅度有可能扩大。或者说,当汇率浮动超过现行规定幅度时,央行可能放缓干预,即允许人民币的小幅增值;其三,人民币汇率将可能与其他国际货币挂钩,将汇率问题“一揽子”考虑,防范只盯住美元而可能出现的风险。 当然,央行今年的政策内容肯定不止汇率变动这一方面。从吴晓灵的讲话中可以得知,央行将下大力量理顺政策传导机制,强调政策的有效性,并在信贷战略调整、利率市场化等方面有较大动作。有学者指出,要注意央行的政策信号,对政策背景做出更深刻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