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上百年才有望完成 荒唐的跨世纪赔偿(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07:13 新京报

  

上百年才有望完成荒唐的跨世纪赔偿(图)

荒唐的跨世纪赔偿 漫画/新京报 许英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3岁的车洪伟遭遇车祸,法院判决加害人赔偿其12万元损失,但在执行中,法院却裁定加害人每月赔偿50元,这样就需要196年才能够执行完毕(3月3日《中国青年报》)。

  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受害人也就是赔偿权利人死亡后,其赔偿请求权就自然消灭,什么人能够为了获得全部赔偿而一直“挺着”不死呢?既然知道受害人不可能活196年,为什么要裁定出“跨世纪”的赔偿案件呢?从这一个荒唐的赔偿案件中,可以看出以下一些问题
来。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法院确定被告每年赔偿多少或者每月赔偿多少,在法律上是准许的,叫做定期金赔偿。可是定期金赔偿要考虑的是受害人在判决确定之后,每年或者每月应当获得多少赔偿才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因此,人身损害赔偿是不是要确定为定期金赔偿,是受害人的权利,而不是加害人的权利,即不能从加害人的角度和能力确定是否适用定期金赔偿。在最高人民法院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规定可以适用定期金赔偿方法的,是伤害致残的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残疾器具费以及没有劳动能力的受害人的生活补助费的赔偿。这个判决的“跨世纪”的定期金赔偿,显然不是法律规定的定期金,是荒唐的“创造”。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加害人确实无力赔偿,无力承担侵权责任。这也就是赔偿的风险问题。一个人侵害了他人的权利,造成了损害,构成侵权责任,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个侵权责任既是对受害人所受损害的救济,同时也是对加害人的违法行为的制裁。但是,赔偿责任是一个财产性质的责任,如果受害人没有财产承担侵权责任,那么,就会使受害人的赔偿权利落空,无法实现,损害也就无法救济。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赔偿风险的问题。按照一般的规则,出现风险,要由承受者承受其后果。赔偿出现了风险,受害人得不到赔偿,当然要自己承担损害的后果,这是无法避免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研究社会对贫困者的救济制度。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对于贫困者应当提供救助,以避免贫困者极度贫困而无法生存。在我国的民政救济上存在贫困救济制度,凡是符合条件的贫困者可以获得社会的救济。但是,我们对贫困者的救济制度过于薄弱。尤其是对因侵权行为而受损害,且无法获得加害人的赔偿的贫困受害人,在救济制度上更是有所缺失。法院“创造”出跨世纪的赔偿来,对于受害人差不多是“画饼充饥”。社会是不是应该关注一下这些被“跨世纪”赔偿的风险弄得生存艰难的受害人,让他们的地位和权利有一个提高呢?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赔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