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习惯于不借钱不欠债 次贷危机对华人社区影响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07:2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何洪泽

  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国房屋市场萧条,房价普遍下降,花旗、美林等大银行亏损累累。但是,在纽约皇后区华人聚居的法拉盛,新盖的商业和公寓大楼却一幢接一幢地拔地而起。面对这一“反常”现象,记者采访了纽约一家房贷机构——新美贷款银行的高级贷款顾问潘亚东先生。

  潘亚东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与美国人超前消费和银行追求高额利润有直接关系。本来美国银行对个人房屋贷款申请的审查是比较严格的,没有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在600点以下的个人,很难得到房贷。但最近10来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兴旺,不仅开工在建的房屋数量在增加,房价也不断攀升。这就造成“拥有地产的人,将来就一定能还得起贷款”的假象。为了追逐比一般房贷高3%至4%的利率,银行放宽了贷款要求,也给信用记录在600点以下的人发放房贷,而且贷款额度也大大提高,从最高为房价的60%至70%增加到100%。这就鼓励了许多本来没有能力贷款的美国人超前消费,向银行去借这种利率为10%的高利贷。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房价会年年大幅上涨,人人都能还得起贷款”的错误假设上。一旦经济出现问题或房屋供过于求、房价不再猛涨且开始下滑,势必有一些人还不起贷款,那么,出现危机就是必然的了。美国在2005年才出现次贷业务,仅两年多的工夫就遭遇危机,足以证明这种不顾巨大风险而追求高额利润的做法如何危险。

  与一般人所想象的不同,次贷危机中受到打击最大的,不是具体办理这些贷款的中小银行和贷款机构,反而是像花旗和美林那样的大银行。这是由于小银行资金有限,它们一般都把次贷合同卖给大银行,以取得流动资金。而大银行则把许多次贷合同打包,并重新包装,成为新的金融产品,再卖给大投资基金。因此,当危机临头时,小银行有可能幸免于难,而大银行尽管资本雄厚,却损失惨重。

  值得一提的是,次贷危机对美国华人社区则几乎没有影响,这要归功于华人的文化传统和消费方式。华人在美国仍保持着勤劳节俭的好传统,而且习惯于不借钱不欠债。尽管华人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会首先想到买房置屋,但大多数人还是攒够了钱后才买房,或尽量少贷款。加上华人还贷的信誉也比较好,因此申请次贷的人相对较少。像潘亚东所在的新美贷款银行完全不提供次贷业务。这种稳健的经营方式,使它免受了次贷危机的深重影响。随着法拉盛地区华人人口的增加,经济的繁荣,对房屋需求的旺盛,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美国其他地区房屋市场不景气,而纽约法拉盛地区的房产市场却一枝独秀,欣欣向荣。

  预测次贷危机的前景,潘亚东倒还不是太悲观。他认为,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注资、降息、延缓还贷等措施,如无其他因素影响,到今年底,次贷危机有望得到缓解。不过,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失业率会增加,还不起贷款的人就会增多,其危机就可能进一步加剧。

  (本报联合国3月24日电)

  百分点与基点(链接)

  在近期有关美联储降低利率的报道中,常出现百分点与基点两种说法。

  按市场惯例,外汇汇率的标价通常由5位有效数字组成,从右边向左边数,第一位称为“×个基点”,它是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第二位称为“×十个基点”,如此类推。100个基点等于1%,也就是说100个基点等于一个百分点。比如说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就意味着在原有利率基础上降息0.25%。

  (升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