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正走入高成本时代吗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09:27 中国财经报
我们正走入高成本时代吗? 王劲松 编者按: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相对低廉的成本造就了我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但是,低成本当中有的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的特定产物,有的则是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原因的抑制造成的,不可能持久。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和国际化压力的增强,低成本时代注定要结束,并迎来高成本时代。高成本时代的到来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构成如何?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本报从今天起特推出“防过热防通胀”专栏,以期对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数年前还被很多人看作无稽之谈的“100美元油价”最近终于成为现实;在前两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国际铁矿石基准价今年再涨65%。新的《劳动合同法》生效则进一步引发了国内劳动力成本再度上升的担忧。自去年年中起,各种能源、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终于推动国内CPI逐月上升,并在今年2月份再创11年来新高,达8.7%。 面对汹涌而来的价格上涨浪潮,人们惊呼,中国经济的高成本时代降临了。让人颇感诧异的是,就在前两年,中国经济增长成本是否在提升还有激烈争论。 我国近两年煤、电、油的消耗均呈两位数增长。据测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36.2亿吨标准煤,未来15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能源问题。专家分析,大部分发达国家在人均GDP3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经历了人均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和能源结构快速变化(石油需求比例上升)的过程。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我国国内需求引发的一定程度的价格上升外,国际价格传导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由于美元的大幅贬值,目前国际油价中有近20%属于“虚高”。 原材料成本上升也存在类似现象。对传统生产性企业而言,原材料成本占产品价格成本的近80%。原材料的上涨,直接推动生产成本的上升。一方面,中国对于矿产品、农产品等初级原材料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直接牵动我国企业的成本支付。另一方面,我国资源价格和要素价格构成不完整,造成原材料的极大浪费。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已经对矿业资源的采用权实行有偿取得,并将大幅提高资源的有偿使用费。另外,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也将随之加速发展,导致土地资源减少,土地成本持续上升。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的能源原材料领域还存在垄断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以2005年在珠三角等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为标志,中国长期以来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开始下降。这一方面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改变劳动力低素质状况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以来慢于GDP增速的反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城镇工人月平均工资为1335元,扣除物价指数,企业普通工人工资12年基本没涨。我国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89年的16%下降到了2003年的12%。工资占GDP的比例过低,说明广大职工劳动力的价格偏离价值问题相当严重。一些行业职工工资低,没有体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费用。对于多达上亿的进城务工农民来说其工资状况更差,如果考虑到福利方面的不同待遇,差距就更大。可以设想,新的《劳动合同法》生效后,企业用工成本将更高。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联系的紧密,经济基础的相对脆弱性进一步显现,这在此次南方地区雪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铁路建设进展缓慢,导致铁路运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大量的货运流量转向公路和民航。最新统计表明,2008年1月份,在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方面,民航占据了行业增幅第一的位置。但就其成本而言,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陆性国家来说,公路和民航要高昂得多。这也意味着,对消费市场和工业原料来说,还要承受更大的成本压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