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稳健转为从紧能否刹住经济过热快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13:15 新浪财经

  邱 林

  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4日发布2008年《经济蓝皮书》(《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明显预计全年GDP增速将达11.6%。中国经济的增长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0轮经济周期,周期波动出现了良性大变形。在同时召开的“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表示,中国今年的经济形势趋于过热,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12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

  当前,我国的经济过热,增速过快,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2003年到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均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预计2007年将达到11.6%。其实,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过热的态势,在于投资需求热,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热,在于

房地产与城市化建设的过热。而做为上游产业,钢铁、电解铝、水泥三大行业在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可以说,我国GDP的增长,已经越来越多地依靠投资来拉动。

  从1998年之后,国内GDP的增长基本上是靠投资来拉动的。这是不争的事实。这里虽然有结构上的问题,但主要是总量上过热。即使亚洲金融危机时,我们的投资也没有低于40%,而现在已达到了43%以上。我们注意到,国内一些地方为了本地区GDP的增长,超越现实条件搞投资、上项目的加速扩张冲动依然难以遏制。今年上半年,中央项目投资只增长12.1%,而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却高达64.9%,增幅同比提高24.7个百分点。更令人忧虑地是,许多地方政府可以在中央有效落实调控政策之前加快项目的审批和上马,从而加剧经济的不稳定性。

  然而,从投资和消费指数相比,投资的增速远远高于消费的增速。今年上半年国内投资的增长速度高达25.9%,这个速度高于消费增长10.5%。从这一点看,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增长的依赖仍十分明显。这意味着,我国普通公众并没有通过相应地提高消费来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的福祉,我国的经济仍然在为GDP的增长而增长的怪圈中盘旋。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在今年前三季度对经济贡献分别为37%、41.6%和21.4%。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偏低,投资的贡献率明显偏高。

  从11月份有关部门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

中国经济由偏快趋向过热已经非常明显: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指数达6.5%,创下10年来的新高,固定资产投资也刷新年内新高。在12个主要经济指标中,11个指标均出现了过热的现象。这些都突出表明,如果不加以遏制,我国通货膨胀加剧的局面将难以避免。人们还记得,1988年和1994年我国正是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后,由于相关举措没有及时跟进,最终均导致我国经济硬着陆,所付出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其实,从今年开始,我国在努力冷却过热经济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宏观调控力度几乎空前,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9次调高存款法定准备金率,

出口退税也频频调整,产业政策也大动干戈。但这些政策只是杯水车薪,没有达到预期的较果。当前,由于投资增速继续高位运行、外贸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依然存在,我国经济已处于从偏快转向过热的临界点,相信决策层的紧缩性措施势必陆续有来。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制订了2008年进一步防止经济过热和遏止通货膨胀势头加剧的政策措施。在表述其相关政策的文字中去掉“稳定”一词而增加了“从紧”的字样,强调“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同时,也把“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逐步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收入,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正如权威人士所强调的那样,我国的发展目标是该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时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控之手行将收紧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其力度应该不会过于猛烈。从“稳健”转为“从紧”的政策能否解决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加剧的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观察。但是,各级政府在行政层面上应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包括信贷、土地以及投资审核过程的收紧。因此,从稳健转为进一步的紧缩越早越主动,这样对经济的影响也就越可调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