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货币紧缩席卷全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10:47 当代金融家

  联想国际范围的货币紧缩动向,中国的货币政策虽有其自成体系的微循环系统,但随着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推进,越来越具有全球视野,其诸多举措和国际市场遥相呼应,颇具联动性

  文/许素友

  进入6月,世界各主要股票、期货市场纷纷出现下跌,显露出对通胀压力的担心再次在世界范围内抬头。几乎同时,欧洲央行及印度、瑞士、韩国、泰国等各国央行纷纷宣布提高利率。而美联储也在持续数周的加息暗示后,6月29日终于揭开谜底:

  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亦进入了“活跃期”,多项调整纷至沓来。4月28日央行加息,6月16日又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穿插其间的还有数次“窗口”指导、定向发行央行票据以及其他公开市场操作。央行连续的动作似乎向外界发出一个越来越明晰而强烈的信号——中国的货币政策正由宽松转向紧缩。

  由此联想国际范围的货币紧缩动向,中国的货币政策虽有其自成体系的微循环系统,但随着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推进,越来越具有全球视野,其诸多举措和国际市场遥相呼应,颇具联动性。

  中国:紧缩手段迭出

  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7月5日起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从7.5%提高到8%,其主要目标直指抑制货币信贷总量的过快增长。而在两月前的4月28日,央行为控制贷款增长速度已加息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从5.58% 提高到5.85%。

  7月再施紧缩手段,并未超出市场预期。统计显示,5月份广义货币余额M2与人民币贷款余额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9.1%和16%。由于5月的金融数据是4月28日贷款利率提高后的相关数据,这一数据的发布显示出加息的市场效果并不明显。

  而6月初,中国各资产市场(特别是股市)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抛售行为,这些抛售行为以及债市的持续走低均含有对5月份金融数据的不乐观预期。央行5月底发布的200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未来我国价格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必须高度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突出、流动性过多可能带来的风险。

  6月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央行近期内没有继续加息的打算”,但其隐含前提是要视5月份经济统计数据是否有通胀苗头,否则央行并不排除采取其他措施进行调控。

  同日,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了1年期票据,参考收益率由前一周的2.3646%升至2.4066%。债券市场已连续六个交易日收盘走低,当日上证国债指数收于109.539,为六周以来最低点。这也被认为是央行收紧流动资金的信号。

  由此,7月调升存款准备金率在市场的充分预期中不期而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但0.5个百分点的调整幅度,所产生的政策效应仍大于流动性收缩力度。据央行测算,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次性冻结流动性1500亿元,相对于目前国内银行体系存在的9万多亿人民币流动性来说,冻结1500亿元是杯水车薪。因此,此次紧缩手段可谓相当温和。

  就目前中国的宏观金融形势来看,存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过度扩张等问题,因此收缩金融市场过多的流动性,是央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当务之急。

  这次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还只是其动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第一步,后续是否还会出台更严厉的货币政策,还得看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求等诸多方面的反应。同时,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

汇率都可能成为未来央行货币政策的工具。

  美国:伯南克的加息之谜

  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是个令全球金融市场屏息以待的日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在该日决定???,并发表FOMC(即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简称FOMC)会议说明。

  市场之所以关注美联署的这次会议,是因为经历16次加息之后,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达到5%,高利率可能对美国经济增长产生抑止作用,而市场所担心的通货膨胀率却继续走高。反通胀的高利率政策将导致银根紧缩、消费抑制、金融市场流动性下降,对全球

股票、债券和期货市场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此前,正是出于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恐惧,全球股市、期货自5月以来遭受重创,同时美元汇率开始上扬。几乎同时,欧洲央行和印度、瑞士、韩国、泰国等各国央行宣布提高利率。一场对付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升息动作似乎还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

  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稍滞后于经济增长。近几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通胀的压力已经显现,美国尤其明显。石油价格、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个人消费已连续3~4年快速增长,

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这些都成为美国通胀压力的源泉。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高达5.3%,失业率继续保持4.7%的低位,4月份消费者核心物价指数达到2005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2.3%。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联储已有必要轻轻地“踩一下刹车”。继伯南克替代格林斯潘掌管美联储大印后,市场上充斥着“加息之迷”。

  格林斯潘在其18年的美联储主席任期中也遇到几次类似情况,但格老几乎每一次都先于市场而行动,在通胀率达到高点前即停止加息。格老的成功,使市场对履新不久的伯南克充满了疑虑。伯南克素以量化通胀目标、提高美联储透明度的观点而著称。这个由他接任带来的加息之谜,却不得不让投资者对其掌控能力产生疑问。引入量化通胀目标的目的是降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稳定公众对长期通胀的预期,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但这样做的缺点是,货币政策将因此变得缺乏灵活性;政策底牌全部亮出后,在与市场预期的博弈中难免会处于下风。有鉴于此,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直反对设立所谓“通货膨胀目标”。

  然而,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本轮加息周期将在今年结束,不太可能延续到2007年。一些人认为5.25%是本轮加息周期的尾声,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要到5.50%。但不管怎样,美联储升息已近强弩之末。

  欧洲:徘徊在加息和通胀之间

  6月8日,欧洲中央银行在德国法兰克福宣布将欧元区的基准利率从2.5%提高到2.75%。欧洲央行的这一举措验证了今年4月间市场的加息揣测。

  去年12月和今年3月,鉴于欧元区经济增长出现加速迹象,且欧洲央行对通胀压力的担心上升,欧洲央行曾两次加息25个基点,加息气氛由此在欧洲市场凝聚。

  由于欧洲央行以维持价格稳定作为惟一目标,在新一轮加息之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坚持认为通胀风险仍然持续上升。他预计,在短期内,欧洲通胀率很可能保持在高于2%的水平;随后交通等行政价格和间接税的变化将对2006年和2007年的通胀造成重大影响,且油价会不断上涨,向消费物价的传导会更强劲,从而间接推高通胀。特里谢表示,即便在这次升息之后,欧元区基准利率仍处在历史低位,流动资金依然充裕,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依然宽松。这似乎意味着欧洲央行的加息空间还绰绰有余。

  尽管特里谢不只一次使用强硬语气,但是大多数的经济学家还是认为,动荡不安的金融市场和欧元兑美元的升值,制约了欧洲央行激进的做法;而且,欧洲央行目前的通胀预测似乎太过悲观。因为截至今年2月份的过去12个月中,欧元区核心消费物价折合年率仅上涨1.3%。除非能源价格继续上涨,欧元区通胀率应该能在今年下半年下降到2%以下的水平。如果现实果真——通胀低于2%且欧元进一步上涨,那么欧洲利率上升的步伐应该放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