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能源储备:财政储备的另一种形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 11:13 中国财经报

  能源安全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因此理应由财政来承担。财政应该发挥投入、税收杠杆等手段建立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发展传统能源产业,以确保国家能源的安全

  傅志华 苏明

  适时建立国家战略能源储备(主要是石油储备)制度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已达到50%。根据摩根士丹利估算,国际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中国GDP将损失0.06%,中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已使其能源不间断供应受到严峻考验。因此,有计划地建立我国的石油储备制度,分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特点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成为实施我国能源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理应由政府财政“买单”。我国能源主管部门已经成立相应的筹备机构,“花1000亿元,保90天”的规模也基本确定。但是,除了应有的立法(包括确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法》)程序尚未正式明确外,关键的资金筹集问题也还没有方案。

  就世界各国建立石油储备的筹资经验来看,尽管财政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但也应该避免在石油储备筹资方面政府大包大揽,而应尽量引入市场化的因素,鼓励私人部门的积极参与。

  战略石油储备完全可以看成是财政储备的另一种形式,并且是比一般的财政储备更有战略意义的储备。因此,它不是政府的“额外”支出,而是一种特殊的财政储备资产,是一种财政资源,投资在石油储备上的钱,不但不是财政耗费,还会有极大的机会增加财政收入。因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动用必然是在油价高涨的时候,低买高卖,财政亏不了钱。在这一方面,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财政支出,仅仅是战略石油储备的日常维护费用,而不是储备本身。

  石油战略储备项目的费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建设、保持储备体系的支出,直接购买石油的支出,以及因购买石油而引起油价变化的额外费用。可以借鉴国外(如日本和德国)的做法,政府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设和管理维护费用由财政承担,购油支出可考虑采取一些临时性的筹资方式,如提高

燃油税。一定期限内对
成品油
征收一定的额外税(费),按照每升成品油按0.04元计征,这样对消费者负担不大,但可以增加其节能和安全意识,国家每年可增收超过100亿元,用于购进石油。还可以具体采取如下方式:设立专项基金,例如通过对成品油价的加价筹集,或者从某项税收(如石油消费税)收入中按一定比例;开征专门税种;发行专项国债。

  此外,政府也可以考虑给予低息贷款、加速折旧等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石油储备。

  “储油不如储产能”,可以从财政政策上制定鼓励储备已探明石油储量的办法。这方面的财政政策措施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政府确定的对已探明石油储量进行战略储存的办法,对国家确定的产能和油气资源储存地区给予特殊的转移支付。在美国,对阿拉斯加石油储量储备实行转移支付补偿,该州人均获得联邦转移支付全国最高。这样的例子值得我们借鉴,可以考虑对西部地区的油气等能源探明储量实行战略储备,政策手段之一是对储存地政府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转移支付)。二是对石油(勘探)企业的补助。不仅要考虑企业在勘探石油资源中付出的成本因素,还要从收益(资金)或者政策上给予其必要的补偿。

  大力支持国有能源企业开拓海外能源合作市场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于国内能源的勘探、开发与建设,同时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的合作与开发,是中国解决能源供应的重要途径。进口能源,不能光靠买,也要参与开发,这样才能保证在国际油价波动的时候,占据更主动的位置。

  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对2004年度资源类境外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项目前期费用予以扶植,即对境外投资(合作)企业给予直接的资金补助。上述政策安排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成本不大,但导向和推动作用明显。应当在总结这些政策措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怎样全方位介入到全球石油市场中去,把握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走向,是目前中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但中国石油“走出去”战略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才缺乏。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每个国家从事石油研究的专业人员达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中国做石油研究的专业人才太少了,中国更多的时候是被动地跟着国际石油市场走。所以,如何从必要的政策措施上支持我国石油战略研究人才的培养,应当成为财政部门认真考虑的问题。政府应当在统筹、支持国有企业海外能源合作业务方面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除了协调三大油公司的海外业务、在其对外投资审批手续和程序上给予特殊支持以外,政府财政还可以从财务管理、投资风险基金、税收抵免优惠等方面给予特殊的财政支持。

  积极支持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的发展

  从中国国情来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都将是主题能源。

  但是,煤炭的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环境、安全、人才等诸多因素困扰。一是技术水平低下,安全没有保障。中国煤炭行业事故频发,2004年死亡6027人,百万吨煤事故死亡率达3.08人,为美国的114倍。二是中间环节费用畸高,对煤炭用户来说,中间环节费用占到全部货价的70-80%。三是在所有能源中,煤炭对环境的污染最严重。四是不完善、不平等的市场秩序对煤炭行业发展的制约。从价格来说,煤炭资源紧张,价格应该上涨,这是市场规律,但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并未完全遵循这个规律。

煤炭价格结构畸形,运输、下游环节占的比重大。应该提高煤炭的矿井价格,因为生产者承担着生产、安全、资源成本。

  财税政策的设计应当首先致力于解决这些迫切问题,逐步摆脱煤炭业的困境。

  进一步调整煤炭资源税政策,扩大资源税的调节作用。从实际情况看,仅仅提高资源税税额标准,对保护煤炭资源的作用是有限的。要解决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征收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资源税制度进行全面调整和改革。应当考虑改变资源税计量依据,由现在的按企业产量征收改为按划分给企业的资源可采储量征收,促使企业尽量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同时,调整资源税征收办法,将税率与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挂钩,按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指标确定相应的税收标准。这就有利于保护煤炭资源,规范并壮大煤炭产业,培植大煤炭企业集团。

  运用税收政策、企业财务政策,促进煤炭安全生产。比如目前正在考虑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中,对生产煤炭安全设施的企业实施一定的所得税优惠措施;还可以考虑对煤炭企业购置、使用安全设备实行必要的激励性政策。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