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胶王刘维志:被资本赶下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10:22 《资本市场》

  “胶王”刘维志,仅仅成了被国资局拔下的一杆旗帜?

  为山东最著名的国企——东阿阿胶董事长刘维志,在抗争两年后,也终于领教了资本的厉害。

  资本的力量有多大?大到超乎所有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的人可以想象的地步,尤其在
地方政府对资本如饥似渴的今天。

  “资本的力量太厉害了,谁不服都不行”。王志东的下台和茅道林的走人是个明证,但毕竟还只是个人与公司的较量,而东阿阿胶却已经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本博弈棋局,所影响到的不再仅仅是某一个人,而是中国产业整合的格局变化。

  “胶王”刘维志对抗香港华润

  2004年9月,缘于政策因素,东阿阿胶一夜间成为香港华润集团总公司控制的企业。当时,山东省大步进行国有股退出改革,将省内众多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拿到香港进行招商,东阿阿胶也在其中。

  作为绩优上市公司、国家瑰宝的中药企业,东阿阿胶立刻被摩根士坦利、华润等国内外大买家看中。华润当即和山东省招商团签订合作协议。2004年9月28日,正式和聊城市国资局签订合资协议,组建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取代阿胶集团,成为东阿阿胶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9.62%)。而在合资公司中持有51%的股权的华润事实上已经成为东阿阿胶的实际控制人。

  榻侧突卧猛虎,这显然不是刘维志等创业班底希望看到的景象,在刘的计划中,东阿阿胶MBO是迟早要搞的事情,而新控制人的出现无疑使该计划的实施蒙上阴影。但政府做下的姻缘,刘维志无力回天。

  东阿阿胶在阿胶市场有70%以上的占有率,有“中国胶王”之称刘维志自1970年就进入东阿阿胶,和现任公司总经理章安(刘维志的妻子,东阿阿胶总经理)一起,将公司带上新台阶。

  在很多人眼里,是刘维志夫妇缔造了一个现代企业、甚至光大了一个传统产业。认为他们应该拥有公司股份,但事实上却因为法律等因素未能拥有。

  接下来的合作一直缺少亲密滋味:新股东在东阿阿胶的管理、决策上感到话语权不足,创业者们则认为华润在公司发展上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2005年6月,东阿阿胶2004年度股东大会上,华润和东阿阿胶等方面就董事会成员选举就打了一场恶仗,结果华润失败,在董事会席位上未争取到多数。

  一个月后,阿胶集团私下开始将“东阿”等81个商标从阿胶集团无偿划转到上市公司(东阿阿胶)名下,而这些商标在两年前聊城市国资局和华润合资时,已约定为合资公司的资产了。但刘的解释是:这些商标虽然被政府作为合资公司的出资,但事实上这应该属于东阿阿胶的资产,不属于国资局。

  国资局挺华润“弃”刘维志

  尽管对商标归属有歧义,但因为有合资协议约定,华润在法律上是有充分理由的,他们决定要在东阿阿胶彻底打一个翻身仗,借这一仗不仅解决商标归属问题,甚至要解决东阿阿胶控制权问题。

  于是华润给当地政府强大的压力:合资时,国资局的出资中包括上述商标,国资局必须履行约定。11月底,华润在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国资局、阿胶集团、东阿阿胶和刘维志。

  其实,起诉只是一个策略,华润是想借法律、当地政府力量打击刘维志,获得东阿阿胶控制权,并不想真打官司。而刘维志夫妇几乎在此同时给有关部门提出退休申请。刘也不一定真想退休,和华润一样,也是策略。

  这样,他们把解决问题的“球”不约而同踢给了当地政府。

  而政府心态是矛盾的,因为东阿阿胶一直是聊城市的一张王牌,累计上缴利税9亿多,又是一家流通股东持大股的上市公司,业绩优良,自1996年上市至2004年度,其主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了461%、463%;刘维志是公认的公司缔造者,在公司内、外部具有很高的威望,使公司有长达二十余年的稳定期。因此,政府不愿意看到公司出问题,也不舍得“动”刘维志,另一方面,华润是大型央企,资本力量雄厚,在聊城市已经投资了纺织、啤酒等多个项目,而且这些项目运作良好,政府也不愿得罪。

  经过摇摆和斗争,政府最终还是选择了资本。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在按照华润的目标,将商标转回到阿胶集团,然后转给合资公司。而且,在处理完商标的事情,刘维志等或许就要被批准退休。

  有人气、有领导才能的刘维志可能要被资本的力量所挫败,其实刘也不必沮丧难过,有评论说中央政府的

宏观调控政策都被资本力量左右了:2004年的调控绕开过最需要调控的、过热的
房地产
,而从钢铁、电解铝和水泥这三大上游行业着手,是资本的力量有效地扰乱了行政的视听,——企业又能和资本对峙多久?

  而刘的命运也是中国产业整合时期,企业被外来资本收购过程中,企业原创业者和资本对撞,并最终失败的一个缩影。哈药集团原董事长刘存周在政府主导下的重组中无奈出走;丽珠集团原董事长许效先、云南医药集团原董事长龙江离开企业……

  一边是资本的胜利,一边是原创业者智慧在企业的流失,这样的结果并非是完美的,尤其对资本来说,如果资本在实现收益的同时,又能够解决创业者智慧在企业存续,这才是最优选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