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该整治老药新做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06:5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奚旭初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1月20日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建议,应严格新药审批制度,坚决拒批仅仅改头换面的冒牌新药。(见1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个建议无疑切中药价虚高的要害之一。

  “一碗豆腐”卖一元钱,变成了“豆腐一碗”,恐怕也还是只能卖一元钱。然而倘若将豆腐换成了药品,那问题就陡然变得扑朔迷离了。比如“伤风胶囊”本来卖3角钱一板,但改成“某某胶囊”后,就敢卖到2元钱一板。

  药名一换,

药价暴涨,这种所谓的“老药新做”,已是诸多药厂的拿手好戏。令人惊诧的是,老药还可以反复“新做”。比如一个阿莫西林,就被“新做”过几十次,每“新做”一次,就涨一次价。

  “老药新做”,得利的当然是药厂。而据报道,全国每年因吃错药而住院的病人达250多万,这中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药多名”造成混乱,患者常常把冠以新名的药当成新药而误服。

  曾有好心专家收集制作了一份“一药多名”的清单,提醒消费者不要重复用药或重复购买,可谓用心良苦。然而“老药新做”成千上万,仅凭一张“清单”又能解决多少问题?

  有统计表明,现在国内医药市场上的药品中,“新做”的已有三分之一。仅2004年一年,“新做”药品就高达1万多个!而政府屡次降药价,涉及药品也不过数百种,而“老药新做”一年就有万余种,其“威力”实在惊人。

  对这种混水摸鱼、坑害患者的“老药新做”的伎俩,实在到了好好整治的时候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