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哪天民企老板成了国企老总 新闻才更来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11:56 南方都市报 | |||||||||
经济人之吴向宏专栏 据《南方都市报》12月12日报道,南方航空股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昆将出任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的总经理,“成为航空界高层下海第一人”。从中央国资委53家直属企业下嫁到相当于自己一家分子公司规模、且刚成立的民营航空公司,这个举动被媒体称为“不亚于一枚重磅炮弹”。
其实严格来说,李昆只是从国有企业转到民营企业,谈不上“下海”,只是“跳槽”。真正的机关公务员辞职经商,那才真叫下海,跨度比李昆要大得多。即使这种真正的下海也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李昆的行政级别是副厅级。1999年中央国家机关精简机构时,像他这个级别乃至正厅级的官员下海为数不少。前两年的一桩知名事例,就是前商务部副部长龙永图辞官创办博鳌论坛。 李昆“下海”之所以引人关注,大概是因为民航业还是一个国有资本占垄断地位的行业,并没有真正向民营经济开放。李昆尚值风华正茂之年,他的选择也许暗示了业内人士的一种价值取向。很多人大概从这桩事情里,解读出中国民营航空企业将有一个大的发展时期到来吧?当然,在我看来,民航、石油、电信乃至银行等传统的巨头垄断行业迟早要向民营资本开放的。这只是一个时机问题。李昆“下海”事件可以看成一个风向标,有一定的指示价值。大的形势,很多人都早已看得很清楚。只是李昆采取行动比别人要更早一些,更果断一些。 民营岗位越来越有吸引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另一方面,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依旧热闹非凡,无数人挤破头要弄个官当当。假若说经商是下海,那么当官就是上山了?虽然有那么多官员下海,但还是有更多的人希望上山。 这看起来有点奇怪,其实十分好理解。中国目前的情况依旧是:如果你当了公务员,那么就占据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假若官运亨通,自然可以一路当上去,既为国家作贡献,自己也有身份。假若由于种种原因,做官做到头了,那也随时可以下海。令人羡慕的选择之一,就是官做到足够大,调到某个国有大型企业干几年,然后还可以再到民营企业干几年。这样的人生尝试了不同的选择,可谓丰富多彩。 反过来呢,如果你先从民营企业做起,即使做得再好,也很难以此为资本“上山”。不要说当官,就是大型国有企业,有几个会从民营企业家中选拔管理者的?民营企业家即使像刘永好、刘永行那样,或者像唐万里、唐万新那样,相当成功又很希望在政界有所发展的,也基本只有进工商联、政协这条路。所以,像德隆那样的企业,一旦发生危机时,唐氏兄弟在政界的所谓积累也帮不上多大忙。 有趣的是,中国公务员中,许多是从海外招回来的“海归”。如果从海归中可以直接选拔干部,为什么不能从民营企业家中直接选拔干部呢?后者从学历上讲,大概普遍不及“海归”,但是若比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中国社会的深入了解,也许强过“海归”。其实,不光是民营企业家,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中,有许多我相信是能够胜任高级公务员职务的。假若广开才路,招贤纳士,则公务员素质也许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其实,不但官员经常下海,海里的各类人才也能经常得到“上山”的机会,这样的社会,人才才是真正充分流动、人力资源配置才更有希望达到最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国有航空公司的老总跳槽到民企,是新闻,但还远不够激动人心。真正值得期待的新闻是哪一天,某个民企的老总被国有大型企业聘为总经理。若有那么一天,中国社会的人才观念就可算是和国际接轨了。 (作者系manatt jones 国际战略公司顾问)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