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看区域经济圈的产业生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7:33 中国经济周刊

  ★文/谈佳隆

  全球化和区域化或许是当今国际政治与经济领域使用最多,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词汇了。在联合国的定义中,全球化被看作是商品与服务、资本、人力、信息和意识的跨国界的流动。然而全球化的真正实现仅仅是人类社会对于未来的憧憬,显而易见,区域化的实现显然比全球化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

  与政治、文化、安全、意识形态一体化相比,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更容易受成员体各方接受的一个形式。已经十分成熟的欧洲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未来将要实现的东南亚自由贸易区都是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典范例。显然,如何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领域实现成本的最小化是检验区域化是否成功的标志。

  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一种是国际经济区域合作,另一种是国家内部的区域合作。在国际经济领域中,欧共体被看成是主体,其最早是由三个共同体组成的,而成员国之间的较小差异性决定了欧共体成员国之间可以较为平缓的“对接”,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是如此。而在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经初具规模。“大都市圈”理论成为了“显学”。

  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圈”理论,强调当代世界国家内部的竞争已经不是城市与城市的竞争,而越来越体现出区域与区域的竞争,大都市圈与大都市圈的竞争。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等区域大都市圈开始形成,呈现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的盘形结构。然而,如何解决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合作方面,理论研究也好,实际措施也罢,都显得比较匮乏。

  由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委书记邓伟根等人所撰写的《产业生态理论与实践—以西江产业带为例》一书,所要阐明并解决的就是如何在不同发展水平阶段的省份,实现产业纵深拓展的问题。这个理论设想与三角洲盘形分布不同,而是强调了以河流为纽带所形成区域合作的带型理论,在区域合作上的可操作性和实际价值。其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发达地区内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而是要强调不同经济水平省份之间的互动关系。

  西江作为珠江水系的一个分支,穿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澳门四省一区,从经济发展水平上呈现出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态势,从产业结构上也表现出坡度区分,从整体来说其具有产业纵深。

  此书用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详细深入探讨了西江产业带的所具有的优势,作者以深入浅出的笔调,以高明沧江工业园、贵港生态工业园、桑基鱼塘为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了西江产业理论的发展模式,并科学严谨地向读者阐释了如何克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提升产业结构,兼顾生态保护,并向读者描绘了最终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美好蓝图。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