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扶贫先要扶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7:20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近日,“新华视点”披露了一件“咄咄怪事”:黑龙江省青冈县建设乡双富村的贫困农民如想得到政府扶贫款,就得花钱买指标,而买了指标后也不见扶贫款;巨额扶贫款被挪用不知所归;所谓的“扶贫牛”项目买来的牛比狗大不了多少……消息一出,引来舆论一片唏嘘。

  实际上,这种滥用挪用甚至截留扶贫款的问题,在全国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都存在一些,而且多年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今年中央财政专门拨付122亿扶贫款,是投入扶贫资金最多的一年。国务院扶贫办负责人还特别指出,对扶贫资金要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实行“阳光工程”,解决扶贫款贷款到户的问题。现在看来,这个要求还远未完全实现。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指出,中国的扶贫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29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今后几年内,将从这个最紧迫的问题入手,集中资金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问题是,中央的扶贫意图再好,决心再大,投入再多,如果仍是通过旧有的一套扶贫系统,或者既定的扶贫思路和程序不能被严格执行,甚至被看成是唐僧肉,很容易变成新的腐败漏洞和重灾之地。

  有资料表明,2003年国家投入扶贫资金近百亿元,与此同时,全国贫困人口增加了80万人。此背后深层原因尽管可能不少,但因为腐败造成的贪污、挤占、挪用很难说不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见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更为紧迫的,不是光投入更大的财力,而是如何尽快地堵住扶贫运转机制中的漏洞。

  也就是说扶正远比扶贫更为迫切。因为,如果没有严格廉洁的运行手段,再多的

扶贫款,最终也只能成为某些“硕鼠”的粮仓,造成“扶贫扶贫,富了扶的,贫了被扶的”不良现象。

  邓小平曾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应该说主要是针对当年物质财富极端不足的状态提出的论点。而现在出现的新的贫穷,相当程度上不是过去社会的财富总量不足,而是分配上因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政策执行的不力所致。

  扶贫作为国家性直接的财富再分配工程,本身是平衡贫富差距的良好的制度,但因为执行程序不严格,落实的效果就很难如人愿。

  因此,扶贫的最终目标不应该停留在“扶”的过程上,而应该是“富”的效果和结果上,也就是说“扶贫”是为了“富贫”,否则很难保证不出现“扶则立,不扶则倒”的情况。

  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建立健全扶贫款的监督管理和

审计制度,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甚至不妨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一样实行专项立法,在监督和审计的同时,用法律法规明确扶贫款的使用范围、方式,并规定违规使用扶贫款的法律责任。从而使扶贫款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真正用于帮助贫穷落后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上来。

  先“扶正”,再扶贫,从而“富贫”,最终就不会再“复贫”。这恐怕应该成为扶贫工程的合理逻辑和正常秩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