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海油事件:我们需要反思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 13:38 中国经营报

    作者:贺军 来源:中国经营报

  令国内外市场瞩目的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公司一案,终于打破了僵局,只不过这次是以中海油的撤出而结束。

  客观而言,不论是从市场风险、政治风险,还是从中海油的知名度增大来看,中海油
退出竞购不失为一个理智的选择,可以说是见好就收。但是,中海油的失败对国内许多准备“走出去”的企业来说,仍将带来不小的震动和打击。中海油的失败会给“走出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教训?它对中国能源战略的实施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应该思考的。

  就企业层面而言,笔者认为,有如下问题值得中国企业关注:

  一是国际公关和国际语言问题。坦率而言,在中国企业中,中海油是比较开放、国际接受度相对较高的企业。这次在以国际语言交流和国际公关中,做得还比较到位。中海油聘请了高盛和JP摩根作顾问公司,还有从政治风险到市场风险方面的一系列高级顾问,并且在华盛顿专门成立了“作战室”。中海油还在华盛顿主要媒体《Roll Call》和《The Hill》等报上打出广告呼吁,要求立法者给予公正待遇。其中之一展示了一个棒球裁判员(这是美国文化精髓之一)的形象,请求国会给予中海油竞购一个公正的待遇。在广告中,中海油称:“相信人们对竞购背后的事实了解越多,也就越会对此感到安心。”

  二是政府的干预问题。此次美国政商两界对中海油收购的争议焦点之一在于,这不是一次纯商业性收购,中国政府在背后提供了从融资到政治方面的大量支持。我们认为,国内有关机构和中海油对这一点的估计是不足的。在国际市场看来,非市场化的干预太多将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降低市场透明度。而中海油在竞购中强调,国资委对这一收购一直很支持。但这一声明给中海油带来了负面效果,因为国资委一直被海外认为是一个政府机构。而且,此后一些中国政府机构对“商业收购”的澄清,也与国资委的支持表态产生了冲突。相比之下,美国政府机构对此事一直都很小心处理,布什政府对此没有发出任何有偏向性的表态。这是一个市场观念问题,国内今后需要对此高度重视。

  三是投资者的态度与关系问题。中海油是香港和纽约股市的上市公司,不能不顾及海外投资者的感受。回顾中海油的收购过程可以发现,从股票市场的反应来看,中海油的收购始终没有得到股市投资者的认同:中海油提价时,其股价出现下跌;中海油宣布放弃收购的当天,其股价出现强劲上升。其间,中海油的第二大股东、最大海外机构投资者William Blair&Co(WB)还曾表示要全部退股,以示对中海油执意收购优尼科的不满。

  从国家能源战略层面来看,中海油的失败显示了中国能源战略的全球化进程中充满了险阻。

  首先,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崛起充满了不适应,这是“中国威胁论”在新形势下的一个变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威胁的担心正在由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转化为经济领域、资源与能源领域。一方面,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有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冲击,以及中国巨大的能源与资源需求感到担心。当中国的能源战略挤进全球能源市场格局中时,遇到的冲突和阻碍是必然的。

  其次,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将面临更多的排挤式的竞争。由于中国是国际能源市场的一个新来者,自然会成为一个被排斥的对象。不论是在能源资源的直接购买,还是以资本方式入股能源企业,中国都遇到过强大的阻力。前者如中石油、中石化参与购买里海油田的石油资源被排挤,后者如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都是如此。

  再有,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国家能源战略的落实,必然要依靠国有企业来实现,这就需要平衡国家战略与企业经营的关系。如果过多地在表面强化国家战略,企业的经营将负载过多的负担,并且易被国外市场人为加上过多的政府色彩,这实际上极不利于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