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我们的心理底线 决不能被他人所攻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 13:33 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之清 来源:中国经营报

  在钓鱼台花丛掩映的行宫里,所谓中国式圆满仍然不能为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带来结局向好的气氛。就如同徐克执导的《七剑》只有中国的武功,不能制造现实的商业神奇,我们在朝核问题上的票房号召力开始远离。

  事实好像正朝着这样的方向行进。难以预见的十字路口终于出现了。十天过去了,共同文件的签署与否已开始脱离它的形式象征意义,朝美双方态度的转变被外界塑以新的期待和看点。但看一看聚光灯下的六国外长严肃的脸,我们就会知道,这样的场合,无论如何是轻松不起来也转变不起来的,态度岂是弹性所能弹出来的,最具语言发挥权的外长们有开始自我扼杀的迹象,表现或者说风度失去了任何外交意义。

  当然沉默是不可能的,谁也不敢说就没有最后的碰杯,但最可怕的是这一轮历史心理的沉默拐点是不是已经到来,如果裹挟着这样的心理打包最后所谓的共同文件,大家就真的不能“一起钓鱼了”。刚开始散发着那么多兴致和诚意的圆桌,在这个8月的深夏里,到底能给人多少真实的触摸,还在人们的想像中。事情的呈现只能又归结到这一点,一个国家的利益的赢取是以对方利益的妥协为进退的,无论带着多么大的诚意,终归是诚意。在冷战的阴影下,朝鲜一贯的脚步委实有些艰难,有些蹒跚。

  与此同时,一直争议不断的“四国联盟争常提案”角力到了尖峰时刻,中方代表王光亚的发言颇有点意气昂扬。这句话真的很提气,“中国有中国的优势,美国有美国的优势,双方将在全世界平行不悖地开展工作,以最终挫败四国的决议案。”其实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阻击日本。我们上面的语气里带着美国人暧昧的气息,因为里面太过明显的美中联合之语意必被日本所嫉恨。他们说,关键时刻美国只会说不会做。仿佛美国不是他们的好兄弟,对我们来说,能够有这样的说辞就已很满足,单单听起来就让人很过瘾,最后的结局仿佛开始有不再以日本方面的强硬来搅局了,这一周中日之间的呼吸我们氧分充足,主动权在握,但这个关系重大的提案仍然以美方的态度视为风向。美国无意讨好我们,我们却有意以这样的说辞打击日本,总算为东海问题日企帝国公司的“强行进攻”出了一口气。当中日智囊于7月末聚集南方的春城,共同面对面会诊中日关系症结时,突然传来了这样的声音,让人禁不住又生疑惑,日本人的菊与刀精神将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转变。听说有日本媒体号召国内几十万民众集体参拜靖国神社,民间的小泉又来了。

  而我们这周的心情也不好受,不敢说是痛楚。那就是众所周知的中海油正式宣告退出竞购优尼科行动,美国以大半个国会之力从始至终给我们以自由贸易之外的弹压,能源的毛细血管被一剑刺伤。用美国官员的话说,这次收购一开始就已注定了失败。世界油价的掌控我们又一次失语。大雨过后的那个早晨,北京很多白领有车族开始晃荡在拥挤的地铁里,弃车坐公交的戏虐提醒说,石油改变了生活方式,从今天起。是啊,高油价时代来临了,在中石油的完败之后,我们等待只能从坐地铁开始。

  无法言说的无奈或者悲哀,总是伴随着背后国家力量的威武。我们,包括日本,在东亚问题的战略导向上,美国的一言九鼎让人羡慕,难以企及。就如同朝核问题上日本的被边缘化,他们对中国的愤怒以触摸历史底线的方式进行,很难说这里面有多大的政治智慧,战术指挥罢了,实力不再了,休要怪别人的势利。而对于当下的我们,崛起也好,雄起也好,无非是以寄望于发展的实力,能够对抗住太平洋或者海那边异样的势利。

  中国的中石油们哪,需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需要耐得住这样尖酸刻薄之过程的考验,唱衰或唱高是徒有其表式的战略方式,在“崛起大国”向“守成大国”挑战的时节,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总结教训,伺机下一轮挺进,然后争取一份及格的答卷。我们不是东方的贵族,因为贵族的方式不适合政治的战场,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宣言多少还有些伪贵族的孱弱,商业竞争的失败不要在书面上归结到政治层面。因为,这样就给了别人示威的心理本钱。如果对方反过来叫嚷:我们就是这样,你怎么办呢?

  在这方面,实力的榜样是美国,心理的榜样是日本。之所以树他们为我们的榜样,也只为的是我们也培养起自己的榜样,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我们的民族或者国家的心理底线,决不能被他人所攻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