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艺术摄影的商业化生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 19:08 《财经时报》

  “光、影”的背后承载着无数艺术工作者的梦想,他们试图用影像留住时间的脚步。而“10元”拍摄套照的白热化竞争,致使部分摄影工作室倒闭,也催生出不少的商业影楼

  □本报记者 马雪松

  竞争并没有使摄影艺术水准上升,而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财经时报》注意到,曾
经繁荣的人像摄影现今已经变成了商业碎片,而艺术摄影师向商业摄影、广告摄影的分流则多少反映了行业进程的辛酸和人的无奈。

  摄影工作室的价格软肋

  《财经时报》了解到,目前北京大大小小的摄影工作室大约有1000多家,这个数字据称仍在扩大。

  “1000多家摄影工作室的概念是什么呢?”美致丽影的总经理朱磊认为,北京是个文化聚集地,这就意味着作为艺术摄影在北京的重要性,基于此,摄影工作室大量的出现并非奇怪。但是“僧多羹少”的现实情况让每个摄影工作室都需要去面对,应运而生的价格竞争是十分令人头痛的问题。

  “现在的顾客都学会讨价还价了。”朱磊说,“这是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我们的店是从2004年开始营业的,虽然在地段上占了优势(CBD地区)。但是同行太多了,我这里普通拍摄套系1000多元,他们了解价格以后,可能会在同档次上价格稍微下调,顾客认为便宜当然会去选择,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谈到当前摄影工作室的数量之多,普遍的价格竞争现象,“黑冰”总经理畏冰认为,当摄影师发现艺术摄影是年轻时尚人士普遍追求的现象时,他们开始大量地进入这个市场,其中不乏出现半路出家的从业人员。这些人本身可能不是专业摄影出身而去从事摄影,价格上一定会比专业摄影低很多,但是对于顾客来讲,他们根本不了解你拍摄技术到底如何,所以这就必然存在着非专业与专业摄影之间的恶意竞争,致使艺术水准下滑。

  自由 “流动大军”涌现

  自由摄影师的庞大队伍近两年开始在北京流行。自由意味不会被环境所拘束,它可以在时间上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正因为这个特点,自由摄影师的大量出现也代表着城市文化的一个进步。早期的自由摄影师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三个人,分别是北京的“冯海”、杭州的“潘杰”、广州的“谢墨”。正因为这些前辈的领先一步,就为后来者做了很好的铺垫。

  冯海刚进入摄影界的时候以拍摄人物为主,后来开始操作广告摄影,他接的第一单活是1995年的“兄弟杯”时装大赛。当时在商业摄影界,自由摄影师所占的份额不大,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却让他名声大震。名模吕燕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早年的时候,她还在模特界中努力地挣扎,没有一点知名度。一次偶然的机会冯海和李东田两个人认识了她,在一瞬间,冯海认为吕燕具备可塑的能力,于是在不久以后力推她去了法国发展。自此,自由摄影师的概念得到了全新的推广。

  “数码机器的到来让更多的摄影人士相信,拍摄的方式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这个全新时尚的东西可以支持后期,并且能够做出很多视觉上十分独特的效果,人们开始越来越喜欢这个行业,并且称之为艺术,这造就了更多人梦想成为时尚摄影师的理由。所以说僧多粥少,已成事实。”

  自由摄影师活动的范围比较广泛,对于客户来讲,主要是为杂志、报纸等进行内文拍摄或者广告拍摄。据了解,中国的平面媒体90%的拍摄市场已经被自由摄影师所垄断,而作为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工作室,由于经营问题也开始不得不加入到自由摄影师的队伍中。早年“黑冰”的创始人岩溶黑经营黑冰力经艰辛,其另类的拍摄风格使其在摄影界十分知名,可是岩溶黑后来毅然离开了这家工作室,开始从事自由拍摄的工作。

  国营相馆面临倒闭

  摄影工作室的急剧猛涨、自由摄影师的庞大队伍不得不让国营照相馆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工商联婚纱艺术人像摄影行业商会秘书长李志军认为,当前商业摄影市场混乱,商家相互降低价格,虽然此举对老百姓大有好处,但是其前景并不可观。而国营照相馆如果不采用全新的策略去改变,面临倒闭是无法避免的。

  话虽如此,国营照相馆却也有其自己的经营优势。比如位于黄金地段王府井步行街的中国照相馆,作为北京外来旅游流量最大的地方,这个位置显然是十分醒目。而作为招牌门面,中国照相馆开始从事售卖摄影器材及冲洗项目,这种经营模式值得商榷,未来发展空间多大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艺术摄影分流路线

  荨黑冰天人地物摄影

  早期专业以艺术商业摄影为主,拍摄人物及静物是该工作室主要运营方式。后来转型商业及广告摄影,其成功转型的经营模式在业内享有盛名。

  正黑视觉

  由黑冰摄影创始人之一岩熔黑另起炉灶操作的摄影工作室,以专业个性另类风格为主的摄影方式在业内十分闻名。正黑视觉自开业起就以广告摄影为主,商业摄影为辅的经营模式。

  情订奇缘婚纱摄影

  中国近年最早以拍摄婚纱照为主的照相馆之一,该照相馆当前以商业摄影为主要经营模式,而广告摄影主要服务于平面媒体及电视媒体,所占份额不大。

  美致丽影摄影机构

  一家比较年轻的摄影公司,经营人士围绕在28岁左右,开业期间主营商业摄影,后由于市场竞争问题转型至广告摄影,而商业摄影便成为了辅助项目。

  冯海

  中国近代自由摄影师的典范人物。初入摄影界直接操刀广告拍摄,他曾经在国外学习摄影艺术多年,被誉为中国目前广告摄影界最具含金量的摄影师之一。

  谢墨

  中国早期广告摄影的自由摄影师之一,他在广东已经有了自己的摄影公司,主营商业摄影及广告摄影,是广告摄影界的典范人物。

  国营照相馆

  国营照相馆19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80年代末开始衰落,上千家相馆倒闭,如今仅存6家。主要经营模式以商业人像为主,据负责人透露当前没有想以广告摄影进行发展的意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