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议题的变迁反映出社会对公正的共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 15:50 南方周末 | |||||||||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李方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议题与往年有很大变化:“民营经济”、“私营企业家”、“财产保护”,甚至“国企改革”,纷纷让位于“农民”、“教育”、“公平”等话题。
不是说前一系列话题不重要,但是我们必须抓住更要紧的。 当下最要紧的事情之一是什么?无疑是不能够让贫富差距继续扩大下去。此次“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明确地提出,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并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今年是改革年,强调“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也要靠改革”。 我们已经看到,越是既得利益集中的地方,改革就越艰难。都知道改革艰难是体制原因,但体制又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体制无非是分配利益的一套规则。因此说到底,还是既得利益的问题。 改革不是零和游戏,但是改革的确要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我观察到往年“两会”必定站出来替富人说话的一位学者,今年也开始谈论穷人的公平了。很显然既得利益集团必须学会让步,就像企业主们必须改善工作条件以应对民工不足。这是一条真理:你必须让别人活,自己才能活得更好。 来自其他区域或领域的代表、委员更是着力谈论公平和公正。大家似乎都有一种共识,不能再拖了! 于是我们看到一股合力,试图拉住那架冲向两极分化的马车。 这就是今年“两会”的典型景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理解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它正是忧患中的自觉,一提出就已经被深刻领会,并且成为今年“两会”的主题之一,从今年“两会”的特征,我们更加深切地理解:中央的纲领性思路如此迅速深入人心引起共鸣,表达的正是全国上下的一种共识。 如此,可以说,今年“两会”的最大成绩之一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追寻历史脉络,这种转变,或许可以上升到历史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经历过两次头脑风暴,第一次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次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这回堪称第三次头脑风暴,“公平”终于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也就是说,正如建设和谐社会的纲领所表述的,公平是其显著特征。 至于具体措施,还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指望毕其功于“两会”一役。从关涉公平的制度安排来看财政、税收两件事情也是理解今年“两会”实质的一种思路或者说线索。财政:在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免除贫困地区孩子学费、向国有煤矿投入30亿安全资金等,都是人所共见的亮点。税收:小到萧灼基为奢侈商品消费税呐喊,大到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额、利息税存废、房地产税的争论,实际上都是一个思路,以往那种无差别的征税方式必须改变,必须让富裕人群承担更多的税赋责任。 从这种意义上看,今年“两会”堪称关注弱势群体的“两会”,是构建和谐社会、走向未来的关键时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