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长跳楼:流言止于公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 09:31 中国青年报 | |||||||||
青山 这边,安徽省蚌埠市的经济数据全线飘红;那边,市统计局局长刘敏从办公楼9楼上纵身一跃,自杀身亡。两者是否有必然联系?媒体在猜疑,群众在议论。(2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敏跳楼之谜是群众关注的最大焦点。2月22日《江淮晨报》以非常精短的篇幅报道了统计局长跳楼身亡的新闻。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刘敏身亡次日,公安局就有了结论,原因是“精神焦虑症”。对此,人们不禁疑问:公安机关如此快捷的结论,依据何在?刘敏在物价局工作期间性格比较豪爽、爱开玩笑,好像没有类似症状,被提拔为统计局党组书记兼局长,本该更加有所作为,怎么突然变得“精神焦虑”? 全线飘红的统计数据是否与刘敏“精神焦虑”有关?这是人们疑惑的另一焦点。蚌埠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显示,2002、2003与2004年,刘敏任统计局长期间,蚌埠全市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为10.5%、6.4%和16.5%,从10.5%到6.4%,无疑令人难堪,而从6.4%到16.5%,无疑又是一个奇迹。这些既难堪又精彩的数据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2003年是该市实施“3461行动计划(该市发展计划名称)”开局之年,却是6.4%的增速,不仅未能实现目标,反而低于上一年的增速;2004年增速是16.5%,不仅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还弥补了前一年的欠账。这些难堪与奇迹相互交织的数据,是否与统计局长的焦虑相关? 民众疑问远不止这些,有关媒体试图揭开谜底,但记者采访中遭遇的多是婉言谢绝、沉默与回避。于是,各种流言纷纷扰扰。 前年非典一役,尤其是罢官事件,让更多的国人及有关官员知道了“危机公关”一词,也进一步明白了“公开是一种力量、恐慌止于公开、谣言止于公开、混乱止于公开”的道理。如今,统计局长跳楼事件,同样考验着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检验着地方官员对民众的态度。官方不愿或不敢直面媒体与公众,媒体就难免猜疑,坊间就会有各种流传,也许还会有不负责任的揣测、渲染与夸大,这是任何人不愿看到的。 对致力于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地方来说,公开,不仅是化解各种危机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一种义务和责任。统计局长跳楼事件,对于蚌埠市的决策者与管理者来说,越是敏感事件越应公开。为公众答疑解惑,政府责无旁贷,无论有多么不舒服或难堪。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