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不良贷款双降存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2日 10:05 和讯网-财经时报

  眼下正是各行各业总结去年大好成绩的鼎盛时期,银监会也报喜了。元月13日,银监会在公布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进度表”的同时,宣布去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3946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3.2%,已连续第3年实现“双降”。粗看起来,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双双下降,实在应该是民族银行业之福音,不过如果我们寻找“双降”的原因,就会发现背后情形实在不太妙。

  首先,剔除“剥离”因素影响,去年不良贷款余额实际上不降反升。如果没有由政府托底的“剥离”,去年不良贷款余额会上升810万元以上。这里尽管缺乏完整的数据,但据2004年7月10日媒体报道:5月22日,中行和建行分别剥离1400亿元和569亿元不良资产;6月21日,中行和建行再次剥离不良资产共计2787亿元,仅这两次就剥离多达4756亿元,比当年不良贷款下降总额还多810亿元。

  我们知道,只有由商业银行清收回来或以利润核销掉的不良贷款,对整个银行业来说才真正具有不良“下降”的意义,才值得高兴。而“剥离”只是将不良贷款由银行划去资产管理公司,而在未来的处置过程中必然形成的资产损失。去年,4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现金收回率仅20.29%,损失近8成。显然,这些坏账只可能由财政或央行买单,其实质都是用纳税人的钱为银行的粗放经营填账,这样的“双降”能让纳税人高兴得起来吗?

  其次,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主要是新增贷款导致资产规模扩大而“稀释”出来的效果,并非各商业银行改善经营之功。

  这是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假设不良贷款余额不变(分子),只要扩大贷款总额(分母),那么不良贷款占比自然会下降。据银监会公布,去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6%(中国金融网1月13日报道),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了4.6个百分点,可见,就算去年没有剥离不良贷款,即不良资产余额有所上升,那不良贷款占比仍然可能下降。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下降并不表示当年的不良贷款状况好于上年,而且可能潜伏更大的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去年在第五次亚洲论坛上演讲中谈到:有些金融机构认为监管当局对他们的处置决心不足,就用扩大资产负债的规模来掩盖旧的经营问题。他们知道,做得越大你越拿他没办法,这是引发中国金融业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看来,靠扩大规模稀释出来的不良贷款占比下降,根本不是什么喜讯,而是一个提醒我们需加倍警惕的信号。

  虽然从帐面上看,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确实现了“双降”,但这样的“双降”从某种意义上讲,有那么一点数字游戏的味道。对于公众特别是非金融专业人士来说,他们需要更全面、更坦诚的信息,有关方面如果能在这一信息的定性、定量方面给出更为准确的解释,当是更负责任的做法。

  (谢风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不良贷款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