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绝不能让世界文化遗产沦为县财政印钞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19:21 中国青年报

  康劲

  北京八达岭40%的门票收入被纳入了延庆县的财政收入,十三陵30%的门票收入作为了昌平县的财政收入……《人民日报》最近再次对北京六处世界遗产涨价提出质疑,矛头直指世界遗产门票收入的使用情况,首次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直接批评了许多地方政府把世界遗产变为“摇钱树”的恶劣做法。

  北京八达岭一年的门票收入是1.06亿元,40%就是4000多万元;十三陵一年的门票收入是1.5亿元,30%也有5000万元。这样大的一笔资金,当地政府每年是通过什么名义征收的,又是以什么名义花在了什么地方,其中又有多少钱用于了世界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所有这一切,公众从来都无从知晓,也无法知晓。假如,社会可以接受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把“世遗”当成自己的摇钱树、印钞机,而不予以严肃地追查,那么就等于承认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的强盗逻辑。把世界遗产交到这种投机者的手里,不仅违背社会公正,同时,“世遗”的保护前景也非常令人担心。

  众所周知,世界遗产公约是一个“保护公约”,而不是“开发公约”。将保护性遗产、社会公益性遗产变成地方政府和少数企业的经济开发资源,这是对“公约”的公然背叛。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管理者只有照看、维护的义务,没有随意支配的权利,更没有从中获利的资格。从这个角度来看,打着保护的幌子提议涨价已经明显涉嫌欺诈;从目前总体高出世界其他国家近10倍的门票价格水平来看,不仅不该涨价反而应该降价。

  随世界遗产门票收入使用情况同时披露的,还有目前混乱的世界遗产管理体制。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世界遗产法》、《公园法》或《风景名胜法》,对世界遗产和国家遗产的公共资源性质没有明确规定。现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是1985年制定的,至今尚未去掉“暂行”二字。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立法滞后,造成了当地政府的各自为政,遗产保护区成了圈钱、暴富的经济开发区。难怪专家们疾呼:失控的旅游开发,已造成了国家级风景区和世界遗产保护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不少风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

  许多地方政府对于“申遗”从最初的漠不关心,到现在一窝蜂地往里挤,其中原因并非是因为突然意识到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而是看中了“申遗”成功后的滚滚财源,看中的是“世遗”作为摇钱树和印钞机的直接经济价值。这真是“庸医司性命,俗子议文章”,祖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遗址被“申遗”成功的越多,遭到的破坏也可能就越彻底。

  六处世界遗产的涨价提议引起社会轩然大波,权威媒体的强势关注揭开了“世遗”门票使用的神秘面纱。这是个可喜的现象,是社会正义的伸张,也是理性的回归。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则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幸,也是社会舆论的健康之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世遗新闻 全部世界文化遗产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