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之路
“洗牌”的根本在于对“王牌”的争夺,谁拥有它,谁就极有可能拥有阳光灿烂的未来。业界对“酒文化牌”的争夺可能也正反映出“酒文化”才是白酒的真实所在,消费者对“酒文化”的追求才是他们对酒的所有文化追求的根本。
怎样走“王牌之路”呢?我认为一方面是行业的“正本清源”——对白酒“文化市场”的整顿,确保“文化”在消费者心目的威信;一方面要搞清什么是“酒文化”?怎样实行之?贵州振业董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耕乐认为,酒文化是消费者长期以来对某个品牌酒的质量的认可与表扬,质量是酒文化的根本。笔者赞同这样一种看法,并认为由于白酒本身具有地域特性(即某些地区特殊的气候、土壤、水及原料适宜酿造优质白酒),因而形成地域文化特色,称之为“原产地文化”。这种“文化”也根深蒂固于消费者的思想当中,是“酒文化”的核心。
在白酒业,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是浅层次的,而一旦他认同了品牌所在的产地,那才是刻骨铭心的。比如说“全兴”和“茅台”同为中国名酒,但价格悬殊,为什么?因为消费者对“全兴”的原产地——成都的认可远不及“茅台镇”,双方在原产地文化建设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全兴也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自“水井坊”遗址发掘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甚至动作迅速地搞起了“原产地保护”,并且在各种媒体上广为炒作。
现在,不少消费者冲着茅台镇、宜宾、泸州的酒喝,而不少酒商也投其所好,到这些地方“造酒”,并对当地名酒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消费者是聪明的,他们牢牢把握着白酒的地域特色,渴望喝到优质产区的好酒,这优质产区的“中国名酒”更是敬若神明——这主要是对“原产地文化”的“图腾”崇拜和追求。
由此,笔者认为“酒文化牌”的关键是要形成得到广泛认同的“原产地文化”,这在于质量也在于营销、宣传,“酒鬼”的“洞窖工程”堪称这方面建设的典范,值得老牌名酒厂学习。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