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科院专家:农产品价格等轮番涨价循环仍没打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8日 11:00  中国网

  关于农业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以及对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若干建议。我们课题组认为当前农业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以及农民生活消费价格形成轮番涨价的循环仍然没有被打破。二是部分农产品生产大起大落和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三是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实际消费价格水平差距过大。导致上述三个问题的主要元素是两个: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相对滞后。近些年来虽然我国部分农产品供给充裕,但是价格持续明显上升,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力增长缓慢,未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本上升,特别是畜牧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低,消化粮食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上升。二是农产品产销组织方式落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产销组织方式综合效率低下。

  关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促进中国农业“走出去”。为保障中国农产品供给的稳定性,需要在农产品供给立足于国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积极开拓境外资源,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农业“走出去”的重点是积极参与境外农业资源开发,长期重点是发展远洋渔业,参与公共资源的开发。第二,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包括提高总业的创新水平,提高有机肥的水平,提高水肥配置的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第三,优先加快畜牧业现代化,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正处于动物性食品替代粮食消费的阶段,因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当中优先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第四,改善农产品产销结构,强化对农产品市场的公共服务和政府调控,控制农产品价格过度波动,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第五,稳定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生产资料企业扩大生产,严厉打击农业生产资料乱改价格的不法行为,扩大进口。第六,深化农村改革,包括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保证县级政府的债务安全,改革土地增收制度,构建以法治为保障的“三农”发展环境。

  下面简要介绍关于2012年对于农村经济运行的若干预测。这里说明一下,我们的预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不是国家统计局的观点,不代表国家统计局的观点,引用的时候务必注意。

  主要指标预测有:第一,粮食继续增产。2012年粮食生产可能会遭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进一步扩大、粮食作物受灾范围有所扩大。但是考虑到多年来中国粮食生产价格持续上涨,国家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增加和有补贴因素的积极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实现粮食九连增的可能性存在。粮食总产量超过5.8亿吨,同时玉米因饲料需求和工业需求旺盛,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估计2012年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第二,棉花减产,受到上年度棉花市场价格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2012年棉花生产的滑坡可能性比较大,总产量跌至600万吨以下。第三,油料产量保持基本稳定,虽然油料价格保持上涨的态势,但是受到耕地和油料生产机械化水平短期内难以提高等不利因素的约束,生产幅度有限,总产量约为3300万吨。第四,肉类增产,受2011年肉禽制品消费价格上涨以及猪、牛、养生产价格上涨的影响,估计2012年肉类总产量将达到8200万吨,其中猪、牛、养肉约6200万吨,猪肉约5200万吨。第五,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呈回落趋势,2012年受灾害和节假日消费旺盛的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农产品价格暂时性的上涨,由于多数的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相对宽松,以及受到货币货币和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监控,农产品价格出现回落。我们预测202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涨幅将回落到10%左右,其中种植业上涨5%,粮食生产价格上涨7%,林业生产价格上涨11%。畜牧业产品价格上涨12%,渔业产品上涨5%。第六,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长。虽然农产品生产价格总体上回落,整体价位仍然比较高,我们预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8000元,实际增长能够达到10%左右。第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5万亿元,实际增长4.6%,但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0%以下。

  农业科技的有关问题,内容很多。近十年粮食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力的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0年间全国粮食全要素生产下降了2.5%,粮食综合效率不高。我们粮食产量虽然实现八连增,但是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没有预期得那样大,实现一定的高投入、粗放性增长,特别是主产品的粮食增产在现有技术下的技术应用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空间有限,技术进步缓慢成为制约主产省粮食增长的主要因素。我们认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很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是很稳固,综合生产效率比较低。因此在耕地面积有限,水资源短缺和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的背景下,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来保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这是粮食产量增长的关键。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整体提高粮食产量科技水平。

  第二,我们对1997年到2009年农业科研投资收益进行测算,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收益率相对较高,因此随着物质投入和边际效益的逐步递减,农业科技进步越来越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大农业科研投资不仅是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政府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我们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我们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还达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大幅度提高对农业科研的投入,通过正确引导和创新条件和创新环境的改善,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科研,促进农业科研投入主体的多样化。

  以上是我对今年绿皮书的主要内容进行的简要报告。谢谢大家。

  主持人 李周:

  谢谢朱钢教授对绿皮书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下面我们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研究员发言。大家欢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谢寿光:

  尊敬的武寅副院长、李周所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出席我们今天《农村绿皮书》的发布会。作为这一部绿皮书的出版方,我首先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向李周所长为首的绿皮书的研发团队,以及这部绿皮书另外的合作方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表示祝贺;向长期支持这部绿皮书的原创和出版的院领导、院有关职能局,特别是国务院涉农部门的领导和有关单位表示感谢;向长期关注支持这部《农村绿皮书》的新闻媒体表示感谢。因为只有通过你们的努力,把这部年度性研究报告的成果经过媒体的转换,才能得到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以及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的关注,你们功不可没。

  这一部绿皮书走了20年的历程,在我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皮书系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整出版了15年,第15本。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一本绿皮书的名称到2012年有了一次变化,原来叫《农村经济绿皮书》,我连续向李周所长包括前任赵所长提过建议说,因为不只是农村经济问题,实际上涉及的都是“三农”,涉及的都是很多社会的,实际上是农村综合性的问题,关注的对象是把农村作为一个整体,一个中国向城市化转型的核心部分来研究,建议直接叫《农村绿皮书》。(我的意见)终于被接受。现在看,整个农村绿皮书的研究和出版,不是名称的改变问题,实际上是新的起点。

  我今天看了内容,觉得在整体上比以往又有了新的进步。因为现在里面有几点:一是“十二五”期间跟整个皮书系列一样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的出版规划项目,作为院创新工程的支柱项目,也是我们去年第二届优秀皮书奖的获奖项目。在这时候改成《农村绿皮书》的名称更符合实际,也标志着将会有一个更高的质量服务于社会。应当说这一部绿皮书对这20年来中国农村的发展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20年把它累加在一起,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很多的研究生,累加一起看的时候,就会看出它的学术价值怎么估量都不过分。实际上是中国“三农”20年的变迁史,所有的年度性的热点问题,专家是怎么看的,怎么反映的,因为作为一个连续性出版物,甚至可以作为博士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题目。哪怕不说别的,就把每年的总报告累加起来看,是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中国农村发展的变迁史。

  对这一部绿皮书,作为出版者我非常感谢农村发展所。因为作为出版社要考虑到市场效益,对这部绿皮书我们所有的编辑都认为在内容质量上和《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是一个级次的,但是市场的反应达不到四分之一,五分之一都不到。是什么原因?我们总结是因为它的出版时间,在这一点上我是很敬佩我们课题组的,为了数据的准确,坚持在这个时点出版,这也是对学术的坚守,不受市场的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我尽管少挣了钱或者赔一点钱,认为还是值得的。作为一个有责任、有理想的学术出版机构,我将会与课题组和所里密切合作。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因为几个重要皮书的英文版已经向全球推广,这一部怎么样让西方的学术出版机构能够接受,我们还有文章要做。因为当初整个内容主要是服务于我们国内,怎么样以一种让国际上通行的接受的语言把我们的成果推向世界,像《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法治蓝皮书》一样,我们连续出了六年,每年都有英文版,不是我出,是和国际著名学术出版公司联合起来出,推向全球,还是很重要的任务。我们和李周所长合作的关于粮食安全的书,也是很快会出英文版的,作为总体还是把这个作为一部分,我们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总的来说,我们会和所里和课题组密切合作,真正让这一本绿皮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希望院领导,因为我们武院长是主管科研的,对这种既有非常强烈的有对策性的成果,也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的成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也希望涉农的领导们,你们将近20年来长期给予了支持,希望大家继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中国年度性的、关于农村问题的研究里,真正成为第一品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李周:

  谢谢谢社长,在皮书撰写、出版的过程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给予我们长期的大力支持。我们也有比较好的互动,有一些改进也是在出版社的帮助下来实现的。我们如何进一步把绿皮书做好,在内容上更好地达到出版社的要求,我们会做更多的努力。

  下面进入专家发言环节。首先请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的司长郭玮教授发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