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正文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尤为重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 17:34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廖思淋

    在现今中国最缺的并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理财知识,专家认为——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尤为重要

  最近的理财市场让老百姓“摸不到北”:先是美金贬值,对人民币首次“破8”;后是
股市大涨,基金随之水涨船高;还有黄金产品也大行其道……

  个人如何理财,是老百姓日益关注的问题。近日,泰康人寿深圳分公司举办“理财改变人生”讲座,特从北京邀请来泰康资产管理专家徐徐。自称是悲观主义者的徐徐,又是一位稳健的寿险公司资产运营者。正如其资产运营的稳健作风一样,他对个人如何积累财富、如何理财,也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用悲观的态度判断未来,用乐观的情绪来处理问题

  在工作上,徐徐作为泰康人寿的资产运营者,从泰康人寿1996年起家时的6亿元资产,到现在的600亿元,没出现过一笔呆账坏账。10年下来,该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是一条平稳的曲线,没有大起,当然更没有大落。

  徐徐认为,这与他的性格有关。自称是悲观主义者的他,在个人理财方面同样有着“保守”的作风。他表示,自己会用悲观的态度判断未来的形势,再用乐观的情绪来处理问题。

  对目前中国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富豪,包括眼下流行的中国富豪500强,徐徐没有抱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在中国,差距最大的并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理财知识的差距。中国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他预测以后将进入一个回调期。同时,他表示担忧,很多人没有经历过像1921年美国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经济危机,现在的中国富人、中产阶级对风险的概念并不强。专家说,这是非常危险的,没有风险意识的富人,哪怕是亿万富翁也可能瞬间被毁灭。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炒股致富的上海杨百万,现在已经杳无踪迹了。

  专家强调,中国现代富人更应该有风险观念。理财的第一步,先从保险开始,这也是防范风险的第一步。尤其是在与货币紧密联系的地方,比如深圳,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可能性越大,越是需要做好防范和抵抗风险的准备。

  所有的人都需要理财,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尤为重要

  对于个人理财,专家指出,目前普遍存在几个误区:1、不买保险可应付风险;2、穷人不需要理财。他解释说,第一点,保险可转嫁风险,让你从容地应付各种意外事故;第二点,经济不宽裕的人们,通过利用定期储蓄、巧妙运用基金等理财手段,能够为不多的资产增添利息,一分一毫地积累起财富。即使是他本人,也会在7天黄金周期间,购买短期理财产品,获得额外的利息收益。

  因此,专家认为,树立起正确的财富观念尤为重要。

  首先,要克服“小富”心理和暴发心态。这是说,既不因为富裕而小瞧每一分钱,也不指望一夜暴富,财富都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徐徐指出,目前银行的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其利息收入差距可高达2.75倍。因此,他建议老百姓应该把手头的几张

银行卡的资金集中起来,以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价值。

  其次,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资产状况来理财。针对眼下各种理财方式,房产、

股票、黄金等,徐徐有自己的见解。

  对于

房产投资,他认为中国的房产肯定会降价,因为土地不属于私人所有,一套房子的价值只在于它的使用值。他表示,一套房子值不值得购买,可看这套房子15年的租金所得能否回收该房产75%的现金价值,答案是能够的话,即值得购买。

  对于现在大涨的股市,他的建议是,已拥有房产、保险的人士,可考虑用1/10或1/5的资产购买股票;保守点的话,购买基金等保本保息产品也是很好的选择,将风险交给专家来考虑。

  对于美金,他的判断是,虽然美金对人民币已经首次“破8”,但还会再贬值,只要中国和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还不平等,人民币就有升值的空间,从长期来看,建议持有美金的人应该处理掉美金。当然,要计算清楚收益率,因为现在短期外币产品的收益率还是大于人民币产品,在同样的短期时间内,持有美金获得的收益还是大于持有人民币的收益。

  再次,现在的理财产品五花八门,专家建议老百姓要货比三家,别只凭感觉选择理财产品。

  另外,一个家庭的投资应该多元常态,拥有保险、储蓄、黄金、期货等产品,而且资产分配最好呈现金字塔结构,把最基本的理财方式,如保险、储蓄等,放在金字塔的最低层。让资产保持平衡,1/3资产用于保险、储蓄,1/3的资产用于房产及实业投资等中性投资,1/3的资产用于股票、债券等高风险投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