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某名牌高校的2名研究生联络本校和另一高校的3名本科生,开起了他们自称为“国内第一家由在校研究生开设”的擦鞋店,头一天就挣了280元钱。据说此举引起了争议,一些市民尖锐地指出,这样做太影响平时的上课,把钻研功课及其他的正事都耽搁了,实在不能理解。
人们不能理解大学生开擦鞋店,多半是因为不知道上大学和开擦鞋店之间的共性。
当下,上大学和开擦鞋店,都是典型的风险投资行为;而且要命的是,前者的投资回报率很可能远远低于后者。
就投资成本而言,上大学的投入比开擦鞋店大。虽然新闻报道没有披露“研究生擦鞋店”的注册资本是多少,但按常理推断,大约不会超过4万元,而“上大学”就贵得多了,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年均成本超过1万元,据说七个壮劳力也供养不起一名大学生。
就投资收益而言,上大学的不确定性似乎更大。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流”,而且一年“寒”过一年。据报道,在天津,平均每个800元的岗位,能收到七八份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当然,800元还不算低,在浙江、江西等地,有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寻求“零工资”就业了。相比之下,开个擦鞋店的收益倒显得稳定得多。
如此看来,开擦鞋店虽然算不上是自主创业典型,但至少是符合经济理性的选择。对于那5位创业者而言,放弃开擦鞋店比放弃钻研功课的机会成本更大。因此,他们的行为并不难理解。
(摘自《中国青年报》文/毛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