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香港银行业烽火四起 分享内地经济成战略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05:2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俞靓 北京报道

  在香港,商业银行更大程度上扮演着“金融超市”的角色,其本土银行不单要面对同行的竞争,还要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竞争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加入世贸后,内地银行业全面开放,给香港银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理财、保险、投资“通吃”

  香港每家银行设分行20~200家不等,可说是星罗棋布。近年来,由于经济转型,香港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了很大挑战——利差不断缩小,竞争却在加剧,主要反映在金融业务产品的创新、利率、中间业务的拓展、服务手段的改善等方面。混业经营,是香港银行业繁荣的基础。

  身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投资者早已不止满足于传统的银行存放款服务,还要求一整套的

理财、保险及投资服务。公众对金融服务的一站式要求,加上政府立法等方面的推动,在香港,金融服务超级市场的概念日趋普及。香港银行不单要面对同行的竞争,亦将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竞争所带来的挑战。香港银行对非传统的银行业务如保险、
证券
买卖及基金投资等反应积极,为了适应竞争,银行的业务创新非常活跃。只要是法律非明令禁止的,又是客户所需要的,新的金融产品马上就会应运而生。

  不过,在流动性非常充足的情况下,香港银行仍然重视存款的吸收。它们一般对客户进行分层选择和管理,例如,把50万元及以上的存款户作为顶级客户,这类客户能给银行带来较高的回报;把10~50万元的存款户作为优惠客户,这类客户能给银行带来一定回报;把1~10万元的存款户作为普通客户,这类客户能给银行带来一般回报。以上三类客户数量呈正三角形分布,对各层客户,银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如对顶级和优惠客户配备客户经理,提供有别于普通客户的服务,以突出银行经营的效益和效率。

  分享内地经济成战略重点

  去年底,内地银行业市场全面开放后,给香港银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汇丰、渣打、恒生及东亚等银行纷纷通过入股内地银行、注册本地法人银行等形式,到内地发展,正如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所说,从发展空间看,局限于香港一域不能满足香港银行业的发展要求。实现地域化、全球化经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分享中国内地经济强劲增长的成果将成为香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而CEPA以及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的憧憬无疑会加速香港银行业的转型步伐。

  有实力走出香港,实现地域化、全球化经营的香港银行,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汇丰银行目前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盈利大致各占其盈利总量的三成左右,成为与美国花旗集团并列的国际级银行。该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张版图,以16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独立消费融资机构Household等。

  分析人士表示,凭借中国内地经济的腾飞、人民币的强势发展,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后,亚洲各经济体将以香港结算体系为依托来发展,香港自然有机会成为亚洲美元结算中心、外汇交易中心等,而人民币资产,比如人民币国债、银行金融债、大型国有企业债都可能到香港发行,相信这将给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