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新浪财经讯 2月26日消息,作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1949年出生的瑞·达利欧将于本月26日开启自己此次的中国之行,这次他还带来了《原则》,这本书集合了瑞·达利欧一生经历的思考。而作为此次达利欧中国行的全程战略合作媒体,新浪财经特向国内知名私募掌门人专栏约稿,聊聊他们眼里的达利欧和《原则》。
同样作为商学院毕业生,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觉得瑞·达利欧的背景让自己感觉有一些亲切,前者为北大MBA毕业后者为哈佛MBA毕业。陈宇发现投资这个行业即便是最优秀的人也需要至少十年的修炼。他还举例说明:比如王亚伟在入行第十年的时候被社保赎回;彼得林奇是在入行第十年才执掌麦哲伦基金;巴菲特在毕业后第十年买入伯克希尔,这成为他血本无归的一次交易。
“但是优秀的投资家总是不断地发现并纠正错误,不断地优化,最终形成高胜率的投资体系,或者管理体系。”但相对于巴菲特林奇不同,这两位都是极大地减少了公司管理的工作,专注于投资管理,创造了极其高效的自我管理的投资系统。而达利欧在管理能力上似乎更胜一筹,他构筑了投资管理和公司管理两个强大的系统。这使桥水完全有别于伯克希尔,具备更强大的不依托于个人的复制能力和生命力。
作为私募机构创始人,陈宇深刻理解投资管理和公司管理两个系统都是相当有挑战的事情,而让陈宇也非常钦佩的是,达利欧竟然用科学量化的方式去衡量投资中艺术的部分,这在陈宇看来“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达利欧竟偏执的推动并取得成功。
而更让陈宇震撼的是:达利欧把“极度求真,极度透明,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设定为桥水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很少有人把人际关系的建立提高到公司价值观的高度。”
听说桥水要来中国设立庞大的投资基金。陈宇还笑称:“师傅和狼一起来了,我翘首以盼。”
以下为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读后感全文:
合上《原则》黑色的封面,轻轻抚摸着它上面红色的字体“PRINCIPLES”,如获至宝,如释重负。
就像在惊涛骇浪中远航的水手,在漆黑的夜里看到远方灯塔射出的光芒。
17年前,我从北大MBA毕业后,到一家上市公司当董秘。借助母校所学的管理工具,用3年多时间建立起工作系统,此后连续3年被评为金牌董秘。于是我决定投身更有意义的工作,创立了自己的私募证券基金。
谁知一入私募深似海。在近10年间,经历了3次大的熊市,虽然公司从最初3千万的管理规模最高增长到30亿,人员从3人最高增长到30人,公司也曾连获7项金牛奖。但我却从未感到轻松。因为从干私募的第一天起,我就有个想法,能不能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投资和管理投资公司当中去呢。在投资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当前国内的基金公司普遍的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如果能够建立工业级的先进工作和投资管理系统,并结合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新兴技术和理念,完全可能形成具有代差的竞争优势。
但是困难比预想的要大。10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相对于做董秘3年建起有比较优势的系统。在投资方面,历经十年才提炼出“极品投资”理念。在管理方面,今年方启动第3次系统再造。我时常觉得学习和进化的速度太慢,并为此感到痛苦和焦虑。现在的私募行业已经迅速成为红海,竞争对手数以千计。知名私募的领军人物大多具有20年以上的投资经验,丰富的资源和基金公司管理经验。在强手如林中脱颖而出者,必须建立与众不同的系统。方向是确定的,但是在黑暗中摸索需要学习的对标。就像价值投资者追随巴菲特,投机者膜拜索罗斯。幸运的是,我看到了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先生所著的《原则》。
下面从时间进程和系统构建两个维度谈谈读后感。
达利欧从哈佛大学毕业2年后创立桥水。在桥水成立8年之后,看错市场,一败涂地。公司只剩下他自己。然后东山再起,又干了3年,终于拿到第一笔500万美金的客户委托管理资金。再干5年,桥水员工达到24人,管理1.8亿美金资产。当公司成立第20年的时候,员工42人,管理41亿。时至今日,桥水管理超过1200亿美金和1500名员工。从桥水发展的时间序列上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创期不断试错摸索的十年。找对方向,建立系统,快速发展的十年;和提炼原则,完善系统,高速扩张的二十年。
我发现投资这个行业即便是最优秀的人也需要至少十年的修炼。在这个阶段你可能总在觉得自己懂了的时候,被市场证伪。比如王亚伟在入行第十年的时候被社保赎回。彼得林奇是在入行第十年才执掌麦哲伦基金。巴菲特在毕业后第十年买入伯克希尔,这成为他血本无归的一次交易。但是优秀的投资家总是不断地发现并纠正错误,不断地优化,最终形成高胜率的投资体系,或者管理体系。比如巴菲特和林奇极大地减少了公司管理的工作,专注于投资管理,创造了极其高效的自我管理的投资系统。而达利欧在管理能力上似乎更胜一筹,他构筑了投资管理和公司管理两个强大的系统。这使桥水完全有别于伯克希尔。具备更强大的不依托于个人的复制能力和生命力。
达利欧的背景让我感到亲切,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MBA。哈佛MBA采用了著名的案例教学法。是当之无愧MBA教育的圣堂。他在毕业之后进入证券公司从事大宗商品交易,2年后即创立桥水。也就是说,达利欧没有在基金公司从事投资研究的工作履历。所以桥水在初期的很多年主要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和风险控制服务似乎顺理成章。但是达利欧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注重建模,先是在投资研究过程中建立能够系统跟踪分析的模型。注重发现问题,反思并解决问题。这正是管理学的精髓。
在1982年的时候,他遭受投资的重大挫折。达利欧在书中写道:“在所有人的泪水中……桥水只剩下了一名职员---我自己。”他向父亲借了4千美元,卖掉了第二辆车,他有一个妻子和两个幼儿要养活。继续下去,还是放弃然后到华尔街打工?他选择了继续。并且深入反思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即不应过度自信,放纵情绪。应努力研究历史。要找到方法平衡自己在投资时的进攻性。
于是他认为能够成功的唯一途径是:
1、 找到与我观点不同的聪明人,以便自己能够努力理解他们的推理。
2、 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不能有明确的意见,不急于下结论。
3、 逐步归纳永恒和普适的原则,对其进行测试,将其系统化。
4、 通过平衡风险来保持较大的回报,并降低下行波动。
在此之后,达利欧开始引导桥水成为一个创意择优的机构。鼓励经过深思熟虑的意见不一致,根据不同人的相对长处分析和权衡他们的观点。在我看来,创意择优是一个主观决策的量化评价系统。我们常说,投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用科学量化的方式去衡量投资中艺术的部分,看上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是达利欧很偏执地去推动了,并且取得了成功。
接下来达利欧开始复兴桥水。我发现他自此非常注重“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令人震撼的是:达利欧把“极度求真,极度透明,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设定为桥水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很少有人把人际关系的建立提高到公司价值观的高度。这让我想起巴菲特。他曾说,“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快乐。我快乐是因为每天都在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并且我只和自己欣赏的人共事。”这多少和达利欧的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
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指开放诚恳的关系,人们彼此坦诚相待,相互关爱。达利欧在经历失败,一度失去所有员工之后。显然对内部公司员工的招聘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他在桥水成立16年后团队才增加到24人。管理41亿美金时才有42人。而且他开始坚持从学校招应届生,他在书中提到的几位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全部是20多岁进入公司的年轻人,那时候他已经快40了。他的基石合伙人没有大牌基金经理,没有金牌券商分析师。队伍的纯洁性显然放在经验之上。一致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构筑一个强大系统的基础。只有当系统被充分完善巩固之后,人员的爆发式扩张才被提出来。此时已是2003年,即桥水成立28年后。
达利欧在不断迭代中,渐进地建立起投资和公司管理两大系统。在投资方面,主要是以极度求真,极度透明为原则,形成的创意择优的量化决策体系。以及基于互不相关的数以千计的回报流所构筑的资产组合。他大量使用计算机,不断建模。这使他的投资系统,并不依赖单一个人,可以承载数以百亿计的资金,长期维持稳定优秀的投资业绩,同时成本较低。这家伙真是天才,另一位在系统建造方面可以与他媲美的恐怕只有量化之王西蒙斯了。
在公司管理方面,达利欧并非先知先觉地,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系统。在90年代初,他启用了《问题日志》这个关键的管理工具。书中第64页,1993年发生的那个“瑞如何影响员工和公司士气的反馈备忘录”的故事让我笑坏了。如果把瑞的名字换成我,恐怕这个备忘录也是我的员工想给我看的吧。好在达利欧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这也是桥水开始提炼原则的起点。这是桥水创立第18年,又过了13年,即桥水创立第31年的时候,达利欧提出了60条原则。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书,厚达550页。可以想象,需要通过漫长的时间,通过对无数问题的反思,改进,提炼,印证,最终才能得到普适的原则。今天我们读到的《原则》,是桥水40年以来,反复通过实践印证的思想。
我真的非常感谢达利欧的分享。桥水作为精彩绝伦的管理学案例。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芒。我迫不及待地在公司启用了《问题日志》和《每日更新》这两个管理工具。同时开始实施在投资管理和公司管理方面的一些创新性想法。
拿来主义总是让人感到快乐,我毫不犹豫地把《原则》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起放在案头。听说桥水要来中国设立庞大的投资基金。师傅和狼一起来了,我翘首以盼。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