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松涛
毕业还不到两年就已经换了三份工作,这对追求稳定的楚瑜来说的确是“不和谐”的职场经历。
楚瑜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北京,第一份工作是做图书编辑。“公司把我招聘来的时候
对发展前景和待遇等事项描绘得很好,可等我真正开始工作之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她供职的这家公司隶属于一个大的出版集团,但其发展前景、管理方式却让楚瑜很不看好。“领导的管理方式还是家长式的,太落后。”
工作一年后,公司领导找楚瑜谈话,承诺让她成为一个部门的主任,这曾让她很高兴。但没过多久她就发现,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沫,领导根本就没有兑现的意思。
更让她头疼的是,工作一年后就遇到了上层的权力斗争。她发现,在这种“斗争”中保持中立根本不可能,只会两边不讨好。这让只想安安静静做图书编辑的楚瑜非常难受。
“当时公司的气氛很糟糕,给我的定位也不好。”楚瑜有了离职的打算,并将这个想法表达给了单位领导,没想到领导根本没有一点挽留的意思。
辞掉工作后,楚瑜整整休息了两个月才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还算顺利,她找到了第二份工作——某报编辑。这份工作应该说很适合像她这种新闻专业毕业生,但也让她体会到了披星戴月的辛劳。“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到岗,出门的时候连太阳都看不到。”这样的工作让楚瑜觉得自己就是疲于奔命,有时候甚至是“抓狂”。不到半年,楚瑜因为身体不适再次辞职。“工作太累,而且没有表现才能的机会,太机械。”
有了前两次的职场体验,楚瑜不自觉地放低了对工作的要求。“曾经很追求成就感,现在没那么强烈了。”尽管很喜欢图书编辑的工作,楚瑜还是选择了杂志社记者的工作,这也是她的第三份工作。
“对我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没有办法避免被工作左右。”楚瑜说,最理想的是能将工作和生活分开,但她越来越觉得这根本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