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创意产业薪酬调查 近两成从业者年薪10万元以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 10:10 北京日报

  一项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调查表明

  近两成从业者年薪10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 刘扬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正以方兴未艾的势头,朝着支柱产业的方向大步迈进。据测算,到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将超过10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在目前10.2%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从而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举业人为先。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吸纳和储备情况如何?自今年8月份开始,猎头企业、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公司研究院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区域的文化创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全面而生动地勾勒出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

  半数以上从业人员年薪5万以上

  别看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年轻,薪水并不少。

  据调查,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员工年度薪酬水平在5万以上的人数达到54%,其中薪酬水平在5万至10万范围内的员工人数占到35.38%,薪酬水平在10万元以上的员工人数为18.46%,而10.77%的员工年薪高达15万元以上,只有46%的员工年薪在5万元以内,其中年薪不足2万元的只有12.31%。

  不到30岁,年薪5万以上,应该说这个薪酬水平不低。不过从业者自己可不这么看。“这个行业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而且创造的价值也相当大。”王明列说,“和我的付出相比,我觉得收入并不高。”

  “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大学本科毕业生为主,占到69.1%,大专及以下学历约占3成,说明企业在用人时并不简单地唯学历论,更关注实际能力。”姜华说,“从产业总体薪酬水平和不同薪酬水平的员工数量构成看,薪酬水平并不高。”

  78%从业者25岁以下

  和年轻的产业一样,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也异常年轻。通过对北京地区64个文化创意企业从业人员调查,78.35%的从业者年龄仅在20岁到25岁之间,26岁到30岁的从业者占14.43%,只有7.21%的从业者是在30岁以上。

  王明列大学毕业两年,目前是一名手机游戏策划主管。“我的工作职责是确定游戏中的公式,调整数值的平衡;编写游戏主线、脚本、任务、npc(非玩家角色);还有就是关卡设计,包括地图、人物、物品的设定。”王明列说,“我的工作是游戏策划中最重要的,像编写游戏的主线、任务是可以发挥个人创造性、想象力和体现个人文字功夫的内容,而描述npc是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还有成就动机,别看做的是游戏产业,工作一点儿也不轻松。”

  “从业人员年轻化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显著性特点,”姜华介绍说,“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从业年限2年以下的达到73.2%的比例,3年到8年之间的占到21.64%,8年以上的仅占5.15%,反映出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人员行业经验普遍偏少,因此这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仅是充满激情活力,而且有较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富有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贵在创意,调查显示,53.6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最重要的能力是有创新精神,其次43.3%人认为是沟通能力,再次是职业素养、责任心、学习能力、灵活性、开拓精神、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超过一半的从业人员认为创新能力是文化创意产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姜华说,“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相对年轻,正处于积累和成长的阶段,从业人员更看重对个人提升发展有利的因素。我们调查上百名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发现这个行业对从业人员最具吸引力的要素是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学习成长空间,其次是工作的挑战性和工作内容的丰富程度,其他因素相对影响较小。”

  “沟通能力也很重要。”手机游戏策划主管王明列说,“比如手机游戏策划人员,必须能够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需求,沟通的时候会考虑到对方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在作品不理想的时候,注意力放在如何改进而不是指责对方;会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去说服对方与自己合作,完成策划方案。”

  创意产业中小民营企业居多

  在被调查企业中,员工人数最多的2000多人,员工人数最少的只有5个人,超过70%的企业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其中11人到50人的企业占29.17%,51人到100人的企业占25%,是被调查企业中比例最高的,这充分表明目前小型企业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整个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东方慧博董事长姜华说。

  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以占总体数量32%的比例超过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一倍,在数量上位列第一。值得关注的是,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仅为8%,与目前文化创意产业限制和控制外资进入的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文化创意产业涵盖范围较大,各企业主营业务内容分布比较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以从事多媒体和软件开发的企业数量为最多,以18.75%的比例排名第一,从事印刷和出版的企业数量以16.67%的比例排名第二,从事数字休闲娱乐的企业和从事广告的企业数量以12.50%的比例并列第三名,从事工艺和设计的企业数量以10.42%的比例排名第五,其余还有从事文化观光的企业、从事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的企业,以及从事音乐和电影、电视、广播的企业。

  北京今后几年将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其中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新的引擎”,这部“新的引擎”将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而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动漫和

网络游戏业、文化会展业这六大行业将成为政府今后扶持的重点。北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性领先城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部基地和文化产品交易基地;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文化和文化产业竞争的基地或窗口,成为我国对外进行文化传播和文化产品出口的基地。

  企业最愁还是人才不足

  调查显示,87.5%的文化创意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其中75%是业务知识技能类的培训,其次是开展管理技能培训、语言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企业比例分别占到58.33%、45.83%和33.33%,开展学历教育培训的企业占12.5%。

  超过6成的从业人员认为人才质量是人才方面制约文化创意产业下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尽管经常培训,但是员工素质还是很难满足我的要求,目前的创意总监还是一名大学老师兼任的。”一家广告公司经理说。

  这家广告公司的情况很有代表性。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形成产业独立的人才自我培养机制和系统,人才来源还需要从传统产业转移过来,缺少体系内的自我造血功能。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看好,但产业还不成熟,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大量创意人才宁愿选择兼职也不愿意选择跳槽。

  “从当前文化创意人才的分布状况看,大量的文化创意人才并不是在从事文化创意的专业机构中,很多专业人才还在一些传统产业的创意岗位上,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需要有效吸引这些专业人才从传统产业中流动到专业的文化创意机构。”东方慧博公司副总裁罗冬说,文化创意产业内的人才流动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主要是低效的口碑相传和熟人介绍两种方式,让很多优秀人才不能人尽其用、人尽其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据罗冬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各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不同,一些人才对文化创意产业也缺乏了解和认知,存在认识上的错位;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招聘专业人才的手段和方式单一,没有针对性,一些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长期专注于创意和创作,对于外界信息不关注,从信息交流上两者之间不能形成有效信息对接。而且目前人才市场中专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服务的机构还没有,人才与企业之间只有通过综合性的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交流,效率低下,针对性差,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不了有效的平台支持。

  四成员工没有社会保险

  尽管这个行业可以比较轻易地获得年薪5万元的收入,但是社会保障却是个盲区。调查显示,四成多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社会保险,近六成没有

住房公积金

  “在企业的薪酬福利结构中,值得关注的是福利类项目采纳的比例较低,16.66%的企业更喜欢采用工资和奖金等直接激励的薪酬模式,其中超过一成的企业选择使用长期激励。”罗冬介绍说。

  也许是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太年轻了,他们对于社会保障这件事不太在意,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因此对自己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采取了逃避的做法。据调查,只有58.33%的文化创意企业员工有社会保险,有住房公积金的员工比例为41.67%,补充

医疗保险获缴的比例更是低到29.17%。

  “虽然知道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政府明令要求必须为企业员工缴纳,但由于大家更关心个人前途发展,因此长期忽略了应该享受的社会保障。”王明列说。

  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大量没有社保与这个行业人员从业年限较短有关系。据分析,文化创意企业员工从业年限2年以下的达到73.2%的比例,其中44.33%的员工从业不足一年,3年到8年之间的占到21.64%,8年以上的仅占5.15%。RJ047

  本版制表/文华RB138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