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菲亚特中国合资之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0:05 中国经营报

  七个月独守空闺,在中国汽车市场“拉帮结派”、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对于一家外资车企来讲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情。

  然而,菲亚特汽车却在度日如年中,走过了孤独的七个月,为什么会沦落于此?现在应该做什么?未来将会怎样?一些似乎还是问号。

  没有计划

  3月18日,根据中国的传统,应该算得上一个好日子,菲亚特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选择在当天开业。来到中国不到一年的意大利人倪志凯(Carlo Nizia)作为CEO,也将入驻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厦20层。

  “我们的这个金融公司服务于集团下属所有品牌,包括乘用车,也包括商用车和农用工程机械。” 倪志凯强调说,菲亚特投入5亿元在中国成立汽车金融公司就是表示我们一定要在中国发展下去。

  但将来有多远?倪没有给出答案。

  据知情人士称,菲亚特与奇瑞的乘用车合资谈判已经搁置,急于重新回到轿车战场的菲亚特,此时显得有些茫然。

  对于与奇瑞的合资情况、进口车上市等时下敏感问题,倪只字未提。记者在走廊里碰到菲亚特(中国)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斐璇(Franco Amadei),他只告诉记者,“关于进口车的中文名字,我还在查辞海。”便匆匆而过。

  合资无望

  “这个项目还在谈,早呢,好像奇瑞那边还没有明确意向(关于奇瑞与菲亚特)。”据接近奇瑞汽车的人士表示。而这个项目“吵吵”的时间可不算短。

  2007年8月6日,菲亚特集团汽车与奇瑞汽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按50∶50出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生产乘用车。拟在安徽芜湖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引进菲亚特集团汽车旗下的阿尔法·罗密欧和菲亚特品牌汽车、以及奇瑞旗下的品牌汽车进行生产和销售。

  合资公司计划于2009年投产,预计年产量为175000辆。双方商定随后将立即开展合资公司谈判及相关审批程序。如今,距离《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已经7月有余,奇瑞却迟迟没有表态。

  有关奇瑞拖延与菲亚特合资项目谈判原因的一种猜测是,有主管部门说不再准批新车项目,目前汽车产能过剩,国家对汽车产业进行调整,对新轿车准生卡得很紧。“没有这回事,”记者询问了一名汽车政策权威人士,在合资谈判当中,《谅解备忘录》不代表什么,有的企业在合资之前签订过几个谅解备忘录,真正代表双方合资诚意的是双方上交给发改委的申请合资报告。

  根据合资公司审批程序,首先双方签订一份合资协议;然后写一份合资项目申请报告,上报给发改委;发改委责成权威机构对该项目进行核准,经由商务部批合同,时间快的要2~3个月,慢的要一年以上。

  如此看来,奇瑞与菲亚特合资的万里长征还没有走出第一步。

  日渐消瘦

  “在这件事情上,菲亚特是十分积极的。”某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他在中国的处境已经十分困难。

  2007年年初,菲亚特汽车曾经公布过一个雄心勃勃的新计划,2010年要从2006年的年产148万辆增长到240万辆,其中在西欧市场要增加29万辆,在中国市场增加26万辆。

  然而,这个计划随着南京菲亚特合资公司的解体而石沉大海。找到一个工厂,尽快恢复乘用车的生产,成为摆在新上任的菲亚特集团汽车股份公司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保罗·阿尔贝里诺(Paolo Arpellino)的最大命题。

  在1月底,保罗会见媒体的时候曾经表示,“我们双方,无论是菲亚特还是奇瑞,都做好了充分准备,而且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和奇瑞有协议:在我们双方正式签约之前,不方便透露商业保密信息。”

  然而,据记者了解到的事实却并不是这样乐观。

  就在上个月,菲亚特才刚刚找到一家甲级设计院,商讨如何写合资项目申请报告,然而,孤掌难鸣,合资协议需要双方共同商讨,奇瑞的缺席导致报告难以完成。无奈之下,菲亚特只能求助于第三方去与奇瑞沟通。

  但此时的奇瑞并不缺少合资项目。日前,由奇瑞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与美国量子公司(Quantum(2007)LLC)合资兴建的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揭牌。该公司预计于2009年底建成投产,第一期规划年产15万辆汽车,主要生产奇瑞公司设计的高端车型,产品将以新的品牌命名。

  同时,奇瑞与克莱斯勒的谈判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克莱斯勒已经原则上同意了奇瑞“以轿车三厂等固定资产”入股合资企业的方式。据知情人士说,谈判的事项是由奇瑞副总经理郭谦负责,他目前正在忙着与克莱斯勒谈判,而董事长尹同耀也在忙着上市的事情。

  如此,菲亚特就被“放了鸽子”。如今,菲亚特在中国仅仅拥有依维柯、豪华车及CASE等机械产品。已经开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也仅仅向这些产品经销商提供贷款。

  现在的情况是,由于合资前景不明,菲亚特不得不面临着经销商随时离去的危险。据菲亚特称,但是目前为止,菲亚特实际上还在运作的经销商只有55家(此前菲亚特的经销商数量为近百家)。“这55家的经销商,我们会跟他们一对一的见面商谈。我们在考察他们,他们也在考察我们。”保罗愈发感到事情的严峻情性,但却只能等待。

  中国经营报记者:薛凌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